栏目列表
最近更新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吴霄锋
发布时间:2022-07-1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唐玉善

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吴霄锋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第105-106页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探索中初步学会使用转化的策略分析问题,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具体的转化方法,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 使学生通过回顾以前使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从策略的角度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转化策略的应用价值,。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使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发展自己的思维,内心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领会转化的过程和特点,体会转化的价值,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针对具体问题寻找合适的转化方法。

教学过程:

一、重温《曹冲称象》的故事

  大家都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吧,曹冲用了一个什么方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追问故事中的转化策略

1.曹冲将称“大象”转化成了称“什么”?

2.为什么转化成石头?

3.那个标记是起什么作用的?

4.一定得转化成石头吗?

小结:这种转化的策略对于我们的数学学习又有什么启发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板书揭题)

(说明:在故事之后追问四个问题,直指“转化的本质”:转化的对象要明确;转化的目的是为了化难为易;转化在变化的形式中有着不变的本质;转化的方式能够是多样的)

 

二、动手操作,感受策略。

1仔细观察这2个图形,哪个面积大一些?一下子看得出来吗?因为这是两个不规则的图形(板书:不规则图形)有没有方法能够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呢?

讨论交流:

预设:(1).数方格

(2).转化图形。

2、动手操作

1)提出要求:怎样才能把这2个图形转化成规则的图形呢?(板书:规则图形)请同学们独在练习纸上试着画一画。

2)学生自主尝试转化。

3、交流:谁把你的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请学生上台说说自己的想法 )

4、(课件演示)我们再来回顾一下他们的做法。

这样转化图形有没有改变图形的面积大小?

5、提问:现在能看出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了吗?

师:为什么刚才不能,现在能了?(板书:不规则的图形→规则的图形)

想一想:

1)解决例1提出的问题,我们应用了什么策略?

2)用什么方法把不规则图形转化成规则图形?

(3)、转化的过程中什么变了?什么不变?(转化后的图形与转化前相比,形状变了,大小不变)

5、小结。

三、联系旧知,丰富理解。

1、教师:其实在我们以前的数学学习中,早就使用了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请大家回顾一下,我们以前用转化的策略学习过哪些数学知识?先自己思考,再把你想到的在小组里交流一下,比一比,那个小组回忆出的最多。

2、小组讨论汇报。

3、理一理:

1)形的转化  (2)数的转化

说一说:这样的转化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有哪些好处?

4、小结。

师:看来转化的的好处可真多啊,那以后同学们再遇到一个陌生问题或复杂问题时,会怎么想?(我们要积极使用“转化”的策略来尝试解决问题。)

四、使用策略,解决问题

过渡:转化真是一个法宝,接下来我们就到题目中去体会它的奥妙

1、练习十六第1题

左边的图形周长怎么算?那右边的呢?你觉得在转化时要注意什么?

过渡:通过这个练习,我感觉同学们的转化水平又提升了。下面几个题,就测测你的转化速度

2、P106 练一练

启发:观察2个图形,它们有什么特点?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解答?

3、练习十3

演示1:大长方形的面积减2条竖小路,观察横条小路的长度还是45米吗?

演示2:一块一块的草坪组合成一个长是43厘米宽是25米的大长方形的草坪。你觉得哪种方法解决简便?

师:转化真神奇啊,它竟然能把一个这么复杂的问题转化成这么简单的问题。

4、练习十2

这三幅图中的涂色部分又该如何表示呢?学生汇报并说明转化方法。

师:通过解答这组题,以及刚刚学习例1的经验,你对转化策略又有了什么新的理解?

四、课堂总结,深化“转化

同学们!我们使用转化的策略解决了很多问题,你对转化的策略有什么看法?

师:多位数学家说过:“什么叫解题?解题就是把问题转化成已经解过的题。”

同学们在生活中或学习上遇到了什么困难或困惑,不如换个思考方式,也许你的眼前会“柳暗花明又一村”!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