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最近更新
简单的周期现象(孙益新)
发布时间:2022-10-1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唐玉善

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课教学设计表

课题(课时)

简单的周期现象

执教者

孙益新

课型

数与代数

年级学科

年级 数学

执教班级

3

日期

2021.9.29

研究主题

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让学生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活动板块(用时)

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一、创设情境,感知规律

 

 国庆节公园、街道到处张灯结彩,彩旗招展。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出示教材例1场景图)师:这是其中的一个美丽场景,我们一起看这一幅图,从图中,你都看到些什么?(盆花、彩灯、彩旗),说一说你都发现了什么? (彩灯、彩旗、盆花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

 师:像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排列规律。 [板书课题:找规律]

看一看: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二、自主探究,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 

 

 

 

 

 

 

 

 

 

 

 

 

 

 

过渡语:你们观察得特细致,说得很好,找到了他们排列的规律,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1、首先我们先看盆花(点击出示盆花小图)初步提问:在图中,我们能看到几盆花?如果继续照这样摆下去,从左起第9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蓝色)第10盆花是什么颜色的?(红色) 

2、深度提问: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的花?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引导:同学们已经在小组里交流了自己的想法,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意见介绍给全班同学?[学生站在位置上口头说,教师适时展示、写算式、追问]     [不打断] 

 

 

 

 

教师提问:你一共画了多少个“圆”? 

 

 

教师提问:其他同学明白这种想法的意思吗?(引导说出位置是单数的都是蓝花,双数的都是红花) 

 

针对算式,教师提问:能说说2是从哪里来的?7什么意思?1呢? 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结合前面学生画的图解释:点击演示 ○●    ○●    ○●   ○●   ○●   ○●   ○ 

师述:像这样,每2盆花看作一组,把15÷2=7,那就有这样的7组。 注意7的单位是“组”,而不是“盆”?余下的1盆指得是哪一盆?为什么? 强调:第15盆花的颜色和每组中的第几盆花相同? 

 

猜一猜:左起第15盆花是什么颜色?

画一画:可以试着用图形画出第15盆花

算一算:用算式算一算第15盆花的颜色写一写:把你的想法写在纸上

 

 

 

 

 

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试着解决;

 待大多数学生形成初步的认识之后,再组织学生在小组里交流。 

 全班交流。 

学生小组可能提出如下的想法。[随生适当板书:画图  推想 计算] 

(1)画图的策略:○●○●○●○●○●○●○●○ (○表示蓝花,●表示红花)第15盆是蓝花。 

(2)列举的策略:左起,第1、3、5„„盆都是蓝花,第2、4、6„„盆都是红花。第15盆是蓝花。

 

 

(3)计算的策略:把每2盆花看作一组,15÷2=7(组)„„1(盆),第15盆是蓝花。 [学生说,师板书: 15÷2=7(组)„„1(盆)答:第15盆是蓝花。] 

 

三、欣赏、感受规律之美。

 

 

 

 

 

 

 

 

 

1、大自然中有着许多周而复始不断循环的现象。(日出日落,月圆月缺,潮涨潮落,春夏秋冬„)

 2、生活中规律。(红绿灯、霓虹灯、室内布置、服饰刺绣等) 

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规律呢,也是这样的呀。课后请你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生活的更多的有规律的现象,并且用我们的所学到数学知识美化我们的生活吧。

欣赏大自然中的周期现象

 

寻找生活中的周期现象

四、引导反思,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一些事物按一定的规律反复出现的现象,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许有规律现象,等待着我们进一步的探索。

 

用所学到的数学中的周期现象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感受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