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最近更新
居晓丹分数的初步认识
发布时间:2022-10-15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唐玉善

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课教学设计表

课题(课时)

分数的初步认识

执教者

居晓丹

课型

数与代数


年级学科

年级 数学

执教班级

1)班

日期

2021.11.24


研究主题

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几分之一,并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这类分数的大小。

2、使学生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读、写几分之一这样的简单分数。

3、结合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和同伴交流数学思考的结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使学生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知识,能解决简单的分数实际问题。

难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板块(用时)

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一、创景激趣,引入复习

 

1、蛋糕的1/2

师:小朋友们, 星期天丁丁和当当一起去野餐,看看他们准备了什么?

(出示主题图:4个苹果、2瓶水)他们准备把食物平均分一分,你能帮帮他们吗?

师:什么是平均分?(每份分的同样多)你想分什么?

生1: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2个   (板书:4÷2=2个)

生2: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2份,每份1瓶(板书:2÷2=1瓶)

追问:把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怎样分? 你是怎样想的?

生:切成两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一半。(1÷2=?)

师:这个结果还能像刚才一样用整数表示吗?(生:不能)

 

 

 

 

 

学生根据图片复习平均分,通过分蛋糕感受分数。


2、师生谈话,揭示课题

1.认识1/2

师: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一半,数学上我们说每份是它的二分之一。

师:像二分之一这样的数就是分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预设:学生提前预习已经能说出二分之一

 


二、新课讲授

 

1、认识½

师: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左边这一份就是这个蛋糕的1/2。请你像老师这说给同桌听。(同桌说、指名说)

追问:那右边这一份呢?谁能像刚刚那样说一说。

师:为什么每份都是1/2呢?

 

师: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二分之一。

 

 

 

生: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右边这份就是这个蛋糕的1/2。(同桌说)

 

 

生:平均分成两份。


2、学写½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二分之一是怎么写的。演示分数的书写。

(先写一条横线,表示平均分。平均分成2份就在横线下面写2,表示其中一份就在横线上写1。)

学生书空同时教师板演。

分数由三部分组成:

认识各部分名称:分数线、分母、分子

师:你知道分母和分子表示什么意思吗?

 

 

 

 

 

 

 

学生书空。

 

生:分母表示平均分成2份,分子表示其中1份。

 

三、操作探究

1、正方形的1/2

活动一:拿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把它的1/2画上斜线,并和同桌交流。(播放活动要求)

学生独立完成。

展示学生作品,并说一说是怎么表示出这张正方形纸的1/2的。

出示示图,追问:折法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正方形的1/2呢?

小结:把正方形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它的1/2。(学生读一读,互相说一说)

2、认识1/4

(1)活动二:试着表示出一张纸的1/4。(播放活动要求)

展示学生作品,并说一说是怎么表示这张正方形纸的1/4的。

小结:我们把长方形、正方形、菱形、六边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

追问:为什么图形不一样,折法也不一样,都可以用1/4表示呢?

师:所以不管是什么图形,只要把它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1/4。(学生读一读,互相说一说)

(2)练习:哪个图形里的涂色部分是1/4?在(  )里画“√”

(3)师:刚刚我们认识了分数1/2和1/4,这里还有一些分数,你们认识它们吗?

3、比较分数大小

(1)比较1/2和1/4

活动三:用同样大的圆形纸片,折一折,涂一涂,分别表示出1/2和1/4,再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播放活动要求)

展示作品:圆形表示的1/2、1/4

追问:1/2和1/4哪个分数大?为什么?

师:刚刚我们通过观察法和比较法都得出1/2大于1/4,老师还带来了一个分数,来看看它是谁?(出示1/8圆片图)

(2)比较1/2、1/4和1/8

学生观察圆片,说一说表示哪个分数。

师:那1/8和1/2、1/4比,想象一下怎么样?  

生:1/2>1/4>1/8

追问:你是怎么比较的?

 

师:那是不是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小呢?(板书)

(3)验证猜想

①“想想做做”第3题。

师:三只小动物也和大家一样认识了分数几分之一,它们在画同样长的彩带,看一看它们都画了多少呢?

(出示熊猫图)指出:小熊猫把一根彩带全部涂完了,像这样把一整个物体都涂满的我们可以用数字“1”表示。

问:看看小狗和小猪分别涂了这条彩带的多少?(学生填一填,说一说)

追问:1/3和1/6比较哪个大一些?为什么?(指名交流)

师:通过这两次比较,我们能得出“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小”这一结论吗?还不够,我们继续来验证。

②“想想做做”第4题

师小结:通过这么多分数的大小比较,我们不仅可以用观察法比较分数的大小,还可以看平均分的份数,因为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小。

 

 

 

 

生:都是把正方形平均分成2份,涂色部分是它的1/2。

 

 

 

 

 

 

 

 

四人小组合作完成。

 

 

 

生:都是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4。

 

 

学生回答,并说说为什么。

 

预设:生:先读分母再读分子,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几份,取其中的一份。

 

学生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在小组里说一说。

 

预设:对折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2。

预设:对折两次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4。

 

生1:通过观察涂色部分,1/2比较大。

生2:1/2是把圆片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一大块,1/4是把圆片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一小块。1/2大于1/4

 

 

生:是1/8。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把圆片平均分成8份,涂色部分是其中的一份,是它的1/8。

 

生1:通过观察涂色部分,1/2>1/4>1/8。

生2:1/2是把圆片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一大块,1/4是把圆片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一小块。1/8是把圆片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很小,所以1/2>1/4>1/8。

 

 

 

生1:通过看它们涂色部分,我发现1/6的涂色部分只有1/3的一半。

生2:1/3是把彩带平均分成3份,1/6是把彩带平均分成6份,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小。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

 

四、课堂总结,完善提高

 

师: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马上要下课了,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分数与我们生活是紧密相连的,学习分数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下课后,请同学们找一找生活中哪里出现了分数。

预设:分数由三部分组成。

预设: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几分之几。

预设: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小。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