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真”文化视域下课堂教学新样态的构建研究》课题研究课教学设计表
课题(课时) | 圆的认识 | 执教者 | 唐玉善 | 课型 | 空间与图形 | ||||||||
年级学科 | 苏教版五下 数学 | 执教班级 | 五3 | 日期 | 2023.5.17 | ||||||||
研究主题 | 基于“三单”的“朴真”课堂教学模式在空间与图形教学中的实践 | ||||||||||||
教学目标 | 1.使学生在观察、画图、操作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能借助工具画圆,能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会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 2.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进一步体验图形和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 ||||||||||||
教学重难点 | 在操作中发现圆的特征。 | ||||||||||||
教学内容分析 | 圆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图形的认识和面积计算,以及对圆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知识,到学习曲线图形的知识,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 | ||||||||||||
学情分析 | 五年级学生有着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但空间观念比较薄弱,动手操作能力较低,学生学习水平差距较大,小组合作意识不强。以前学习的长方形、正方形等是直线平面图形,而圆则是曲线平面图形,估计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方面会存在一些困难。 | ||||||||||||
活动板块(用时) | 教师 活动 | 学生 活动 | “三单”运用 | “五真” 体现 | |||||||||
一、复习 (3ˊ) | 1.多媒体出示一段开车视频。 追问:汽车轮胎为什么做成圆的?生活中,你还在哪儿见到过圆? 师: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认识圆。 揭题:圆的认识 | 学生说说对圆的初步认识,出示你课前画的圆,和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 你还在生活中的哪些地方看到过圆? | ||||||||||
追问:出示图片,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圆,圆也是平面图形,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吗?(引导得出: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 |||||||||||||
二、教学圆的画法。 (18ˊ)
| (一)第一次画圆(圆规画圆) 1、过渡:通过预习,我们了解到可以实物画圆,系绳画法,直尺画圆,其实,数学上专门有一种画图的工具——圆规,下面请同学们自主尝试用圆规画圆。 2、问: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用圆规画圆的? 2、追问:他的方法规范吗?我们来看一看应该怎么画。(圆规画法视频) 3、现在,你知道怎样规范地用圆规画圆了吗?
| 学生介绍自己画的圆,介绍自己画圆的方法。
|
掌握画圆的方法:定长,定点,旋转。 | ||||||||||
总结画圆步骤: (1)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距离;(定长) (2)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上;(定点) (3)带有铅笔的那只脚绕点旋转一周。(旋转一周)——(根据学生的说法师板演画圆。)
| 学生学习用圆规画圆。
|
通过两次画圆,充分展开学习活动,学生在操作和比较中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体现“真小结”。 | |||||||||||
4、师:刚刚老师收集了个人学生的画圆作品,从中你发现了什么?看来,圆是有大有小的,那圆的大小由什么决定呢? 5、指出: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决定了圆的大小,那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又是什么呢?接下来,让我们继续来研究吧。
|
学生通过比较发现圆有大小。 | ||||||||||||
(二)第二次画圆(定长画圆) 1、自学数学书第86页圆的组成部分。 在自己画的圆内标出圆心, 画一条半径和一条直径, 并分别用字母表示。 2、交流:通过自学,你知道了圆的哪些名称。 3、问:在这些线段中,有几条直径,几条半径? 4、追问:现在,你知道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什么了吗? 5、问:若老师想要画一个直径等于3厘米的圆,用圆规怎么画?
| 第二次画圆,认识圆各部分名称。
知道两脚间的距离就是半径。 | ||||||||||||
三、教学圆的知识。 (12)
| 1、过渡:圆心,半径,直径蕴含着许多丰富的规律,接下来我们进一步去研究。(拿出课前老师为大家准备好的一个圆)同学们,利用你们手中的圆纸片,通过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下面的问题:(课件出示问题) 2、学生汇报,教师适时引导并小结。 1)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无数条半径,无数条直径。 谈话:大家同意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直径长度也都相等。 说说你的理由。
| 学生操作活动,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交流直径,半径的关系。
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
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
同一个圆里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 运用探究单,学生自己去探究。 和组内同学说一说,什么叫圆心、半径、直径?用手指一指你所画圆的圆心、半径、直径。 指名在黑板上画一个圆,标出圆心,画出一条半径、直径,并标上相应的字母。 同一个圆的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几条对称轴?
| 每位学生都经历了探究直径和半径过程,体现了“真参与”“真思考”。 | |||||||||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就对圆有精确的记载,墨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在他的一部著作中有这样的描述 “圆、一中同长也”,所谓一中就是一个……圆心,“同长”就是说同一个圆内,半径长度是相等的,直径的长度也是相等的。 3)同一个圆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或者说直径是半径的两倍。 说说你是如何得到这个结论的。 老师觉得这个文字表达太复杂,同学们能用字母公式表示吗?(d=2r r=d÷2) 4)你还有什么其他发现?
|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直径和半径的关系。 | 总结画圆的步骤和方法。通过交流了解自己画圆时应该注意些什么,体现“真参与”“真思考”。 | |||||||||||
引导:圆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它有无数条对称轴。 追问: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其实圆的对称轴就是它的?(直径所在的直线) 小结: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掌握了圆的特征,谁再来总结一下圆有哪些特征?一个小小的圆竟然隐藏了这么多的奥秘,看来只要善于观察,。善于研究,我们发现圆还有许多知识呢!真厉害,不过老师还想考考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 |||||||||||||
四、巩固练习 (5ˊ)
| 三、巩固练习 完成表格,说说怎么想的? 2、先量出右边圆的半径是多少毫米,再以点О为圆心在圆内画出两个大小不同的圆。
| 学生画圆,标出圆心和半径。 | 画一个直径5厘米的圆,并用字母O,r,d分别表示它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 ||||||||||
五、活动小结,课后拓展(2ˊ) | 介绍不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用所学知识来说说为什么车轮做成圆的?你们所说的也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学以致用,非常棒! 2、有人说圆是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圆的世界欣赏它独特的魅力。
|
欣赏生活中的圆,回顾圆的知识。 |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装饰圆。 | ||||||||||
板书设计 | 圆 圆心 位置 半径 大小 (同一圆内) r=d/2 d=2r (无数条,长度相等) 直径
| ||||||||||||
“朴真”课堂的思考 | 本节课是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我设计“三单”时,以“三单”为支架,引导学生课前独立自学,课堂探究,课后拓展。这一节课,我安排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欣赏圆,寻找圆。第二部分,感知圆,认识圆。第三部分,学画圆,探究圆。第四部分,巩固圆,拓展圆。 1、课堂预设不够充分。在不使用圆规如何画圆的环节,学生提出用画直径的办法确定两点,再继续画直径,一直到确定的点足够多时,把这些点连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圆。由于事先预设不够充分,当学生提出这样的办法时,没有展开,造成当时只有想出这个方法的同学也许可以理解,而其他同学可能不知所云。 2、细节处理不够完善。在列举生活中所见到的圆时,有一位学生提到了太阳的轮廓,没有就此展开让学生区分圆和球体的区别。在涉及圆的半径和直径的关系时,仅提到了同一圆内,没有结合学生所画的大小一样的圆,提出等圆内直径和半径也具备同样的关系。 3、安排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不够充分,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 ||||||||||||
附:本课“三单” | 第六单元《圆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