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暗箱》教学反思
《电路暗箱》是苏教版小学科学(2017版)四年级第四单元《简单电路》的第三课,是对前两课的巩固和延续。从新的课标领域看,这部分教材属于课程标准中物质科学领域,能量部分的内容。
一、亮点与优点
1.符合大单元情境教学设计
从教学设计上看,整堂课符合现在流行的大情境设计,以做一名电工到初级挑战到中级挑战最后如何成为一名高级电工,贯穿整堂课。以本堂课为思路,如果把视野再放大一点的话,从大单元的角度看,整个单元可以设计一个大情境——“成为一名合格的电工”。任务一:点亮小灯泡,任务二:检测导体绝缘体,任务三:检测电路暗箱,任务四:生活中的电路知识,四课四个大任务,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本课的教学设计符合当下新课标的要求。
2.有利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形成
这堂课也很能体现层次性,有比较鲜明的难度梯度提升。基于尊重科学事实,对学生实验的结果无论是对的还是错的,有争议的实验结果,都呈现出来请大家讨论,然后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认知,这也是一个很好的科学态度和精神,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科学探究方法和科学思维。最后,这堂课对电工的学习和了解是我们新课标里要求的态度责任的培养,有较好的的拓展和融合。
二、优化与改进
1.数字化运用
在此基础上,如果可以再做一些优化的话,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入手:首先是希沃数字化运用,已经尝试运用于课堂探究中了。数字化学习课堂还可以尝试一下电路APP辅助,电路APP就是可以让学生尝试连接电路,看更亮更暗等效果不太会有偏差,可以同时呈现在一个画面上。
2.教学设计改进
其次是几个更好地打开学生思维的地方,比如第一次做完实验统一结论以后,需要去验证里面是什么,这个过程是我自己打开并且总结的,所以听到的学生的思考和反馈比较少。或者可以先不急着打开下结论,让学生猜一猜,里面是什么,搜罗一下学生脑子里的现有想法,然后再去让学生自己打开验证,促使学生自己总结,可能更有助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形成。同样的第二个实验也是,需要更多的让学生反馈评价,可以邀请小组自己上去解说自己小组的成果,来不及的话就不用每一组都去。最后让他们打开验证发现不正确的小组再来修改解说,有反馈的过程,如果都是老师总结的话学生思考就少了。
另外因为这堂课的设计没有单独连接灯泡和电池看看效果的环节,应该是设计和融合在第一个实验里面了,但是这是理解电路暗箱的基础所以还是要讲更清楚些。这个环节还是应该单独再强调一下。
最后一个细节之处,画电路元件的时候没有标注都代表了什么,标在课件上可能学生看得更清晰一些。
以上就是我对本堂课的理解,希望通过学习与反思,能在课堂上有所进益。
2023.05
封银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