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真”文化视域下课堂教学新样态的实践研究》
课题阶段总结
一、背景意义
提出这个课题源于三个方面的原因:
时代背景: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关于“掀起‘课堂革命’”的一番言论,吹响了“课堂革命”的号角。但在轰轰烈烈的课堂革命的同时,我们发现,从核心素养的角度看,现在的课堂还很难培养出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思想背景:道家就提出了“无为”,反映在学生的培养上,也就是能够体现出对于学生“自主性”、“自为性”与“自由性”的遵从。这也是我们学校文化主张提出的原因。
实践背景:在确立文化主张的基础上,我们确定了“公正诚朴”、“勇于实践”、“善于探究”这三个核心词所代表的“朴真”学子需要形成的素养。并初步形成了与朴真文化相一致的“朴真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讨论并确定了《南塘桥小学“朴真课堂”评价标准》。《学校文化引领下的“朴真”课程体系的整体架构与实践探索》等相关论文、案例分别在杂志发表,在武进区教育工作会议上进行交流,获常州市集团化办学优秀案例评比一等奖,在三年主动发展优秀课题评比中获奖。这些都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实践基础。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在于:
1.从道家文化中汲取教育哲学,使课堂教学改革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
2.把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文化的哲学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从文化立校、文化育人的高度,把课堂文化和学校文化相结合,这样就使课堂文化有了坚实的生长基础。
3.采用分学科、分课型的方式,探究各学科各种课型的教学范型以及“朴真”文化视域下课堂教学新样态的评价标准,无疑会使课堂教学新样态的实践更具有可操作性,可测量性和有效性。
二、概念界定和主要观点
朴真文化:“朴真”是老庄哲学思想的核心,“朴”是未经人手加工过的原始状态,自然而然谓之朴;“真”是天然、自然。“朴真”是“道”的本性。本课题中的“朴真”文化是学校的校园文化主张,就是对从事教育事业的教师来说,要实事求是,追求真理,掌握教育教学规律;要严谨扎实,一丝不苟地干实事、求实效。对于学生来说要求得真理,获取真知,学做真人,练就真才,万事讲认真。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就是要遵循教学规律,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做到顺势而为。
课堂教学新样态:教学样态是在一定的课堂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或通过对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与总结形成的一种指向特定课堂教学目标的相对稳定的课堂教学范型,是教育本质规律的真实外显。
新样态是针对“旧样态”而言的,课堂教学的旧样态即不顾学生起点的一刀切;忽视学生需求的满堂灌;忽略学生差异的齐步走。造成课堂上“虚假学习”“浅表学习”的学生大量存在,学困生日益增多。本课题所提出的课堂教学的新样态就是要基于学生的起点,关注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差异,促进真参与,引导真合作,启发真思考,引起真生成,帮助真小结,真正做到“顺”教学规律之“势”,“顺”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之“势”而为。使学生具有主动性(我要学)、独立性(我能学)、自控性(我会学),使课堂成为自主学习型的课堂。
“朴真”文化视域下课堂教学新样态的实践研究:就是以“朴真”文化为引领,基于学生起点,关注学生需求和差异,以“五真”即真参与、真合作、真思考、真生成、真小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范型的一种研究。
三、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实践,了解课堂教学的现状,不断丰富和发展学校“朴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确立朴真文化视域下课堂教学新样态的课堂特征,构建起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朴真课程的教学理念,从而为文化立校、文化育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构建本校特色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朴真课堂”,探索出一套体现“朴真”文化基本精神的具有学科特色和各种课型特点的课堂教学基本范型以及实施策略,并建立起相应的教学评价标准。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和实践,使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学习方式、学习能力有实质性的变化,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建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升。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促使广大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优化教学策略。
四、研究内容:
1.“朴真”文化视域下课堂教学新样态的文献研究。
2.课堂教学现状调查。
研究重点:通过调查问卷、课堂观察和访谈等方式,对教师的课堂行为和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调查,了解课堂教学的现状,以及朴真文化与课堂教学的结合点,为课堂范型的确立提供依据。
3.“朴真”文化视域下课堂教学范型的研究。
(1)“朴真”文化视域下课堂教学新样态课堂特征的研究。
(2)各学科课堂教学范型的研究。
研究重点:在对各学科课堂特点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朴真”文化视域下课堂教学新样态的课堂特征,确立具有学科特质的课堂范型,由于学校人员有限,计划先从语数英三个主要学科以及科学学科入手,构建各学科各种课型的课堂教学范型,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使课堂范型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4.“朴真”文化视域下课堂教学新样态实施策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应的课堂教学设计和作业设计。
5.“朴真”文化视域下课堂教学新样态的评价的研究。
研究重点:基于“朴真”文化视域下课堂教学新样态的基本精神,改进教学评价与学习评价的研究。将根据研究确定的“朴真”文化视域下的课堂教学范型和教学策略,研究制定完善“朴真”课堂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评价表。
五、前期成果
这几个月进行了相关理论的学习,扎实的文献研究,完成了近4000字的文献研究综述;设计了师生课堂行为的调查问卷,现正在对调查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下一步将形成调查报告;学校课题网站也已经建好。上学期开始,我们在酝酿课题的时候就已经初步形成了“朴真”课堂教学模式,可以作为构建课堂范型的参考,我们还初步设计了以“五真”为主要特征的“朴真”课堂评价表,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还将在原来的基础上对评价表进行进一步的修改完善。
下阶段在前期文献研究以及课堂调查的基础上,将对“朴真”文化视域下课堂教学新样态的课堂特征做进一步的研究,在现有的“五个真”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具体的评价指标,在现有的“朴真”课堂教学一般模式的基础上,从下学期开始预计利用两个学期的时间,分学科对语数英以及科学四门学科分年级、分课型进行课堂范型的具体建构,这是难点,也是重点。但好在我们的课题管理是以各学科教研组长为各子课题的课题组长,各学科各年级备课组长为子课题组的成员,以此形成了全员参与的课题研究网络,这为我们课堂范型的研究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