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思者 行远道
——读《一个学期打造卓越班级》有感
朱 艳
暑假里无意中看到了王振刚老师的《一个学期打造卓越班级》,看了里面的介绍我如获至宝。全书主题鲜明,内容创新,在实践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文中,王老师以一个学期为时间跨度,具体生动地记录了他带班的全过程。他从“班级管理”“班级活动”“班级书香”“班级课程”“班级实践”“班级体验”“家长学校”等方面制定出一个学期的带班计划,同时给出了翔实具体的实施过程。
这个带班日记最大的闪光点是,作者没有沉在事务性工作中,而是始终没有忽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根本,没有一味地记录流水账,而是在建班伊始,就推出了班级的愿景。确实,建班伊始,班主任心中就应该有个总体设想,即班级愿景——这个班的目标是什么,要建设怎样的班级文化,要开展哪些活动,要让哪些书来滋润孩子们的心灵,怎样教育孩子做最好的自己……有了明确的意愿,就有了明确的方向,明确的目标,我们的教育就会心明眼亮,而不会盲人摸象了。
这本书的另一个闪光点是有不少创新艺术的精彩,例如,开启了与台州路桥区横街镇中心小学四年五班小伙伴手拉手交笔友活动,为了让远方的小伙伴了解自己。设计了个人名片,它融入了美术、写话、研习等学科,它锻炼了学生的绘画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写话能力……
王振刚老师在书中列举的一个个切实有效的教学案例,让我学到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
一、播撒下阅读的种子
热爱阅读的学生将拥有更加美好的人生,在班级读书会上,和学生一起走进书的世界,童话滋养着学生的心灵,童话陪伴学生的童年,让学生的根深深地扎进阅读的土壤里,让他们尽情地汲取泥土中最丰富的养料——知识和伟大的思想,扎根于阅读的土壤是生命精神成长的有效途径,也是生命成长的必须。
二、播撒下创造的种子
撰写日记,打造独特的班级课程,鼓励学生观察自然,体味生活,吐露心扉。在日记创作的过程中,培植学生的坚持精神,反思品质。这淡淡的墨香里融入了学生美好的情感和深深的思考,不仅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更见证了学生热爱生活、茁壮成长的过程。创作会成为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创作的力量却有可能改变学生的命运。
三、播撒下友谊的种子
“小导师”在行动,让学生手拉手,互帮互助齐进步,让学生设计名片,撰写书信,手绘贺卡等增加同学间的友情。
四、播撒下感恩的种子
重阳节前,学生在明信片上写下对爸爸妈妈想说的心里话,学生用真情在美好的节日里给爸爸妈妈一份特别的惊喜,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感恩是人生最大的美德。
五、播撒下更多种子
在教室这块责任田里播撒下规则、理想、劳动、希望、幸福……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所有的学生都成为幸福的人,王振刚老师打造卓越的教室,让学生的心更辽阔;打造卓越的教室,使师生一同享受成长的幸福。
非常欣赏王振刚老师的一段话:读书是班主任专业成长的捷径,写作是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必须;融入了思考的写作,更是提升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催化剂。的确,读书与写作就像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双翼,拥有双翼,班主任才能在成长的道路上展翅翱翔,领略那最美的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