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责任心的问题
武进区南塘桥小学 徐虹敏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时也带来了形形色色的精神文化需求,其中有许多的精神文化需求充斥着不健康不文明的色彩。因此如何抵制这些新的社会变化带来的问题就变成了横亘在我们眼前的一大难题。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既不是新技术革命,也不是经济发展,而是青少年一代的道德问题。而培养小学生的道德责任心,则是德育教育的核心问题。如果一个学生没有基础的道德责任心,他不会去关心他人,不会去关心社会,什么事情都以自我为中心,个人利益至上。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也不利于来社会的发展,社会风气的败坏就原始于这种单个个体的发展和增多。
对于国民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制小学教育,在培养学生的道德责任心对我们的教育目标、爱国主义培养、人才培养目标的落实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道德责任心也是衡量我们每一个学校素质教育的水平,同时也是每个家庭教育的重中之重。只有在德育教育中落实好对学生道德责任心的培养,才能使学生成为一个顶天立地大写的人,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上变被动为主动,从“要我学”过渡到“我要学”,才能使学生端正思想全面的健康成长。基于此,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1、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托尔斯泰说:“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学生没有意识到学习的责任,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学习对他们来说,只是换取长辈奖惩的一种筹码。所以,他们虽然大多头脑灵活,却往往用在学习之外的其他地方,玩恶作剧、编顺口溜、玩网络游戏等,甚至利用他们的才智可以把班级闹得鸡犬不宁,当老师上课时,心不在焉。针对这些现象,具体措施是:
①多角度了解学生情况,与学生做朋友,倾听学生的声音。
学生的学习生活都有一个既定的模式,教师必须对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才能做到对症下药。对学生不了解就找不到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突破口。师生之间建立融洽的关系,与学生做朋友,倾听学生的声音,了解他们对人对事的一些看法,这是培养学生责任心的基础。每一个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和教育背景,他们对人对事的看法直接影响他的心态。教师要学会倾听、分析、处理学生的反馈意见,懂得学生心灵所想,找到树立学生责任心的钥匙。
②开拓视野,了解现状,感受危机,激发学习责任心。
要开拓学生视野,有意识地增加知识拓展,结合思品课让学生了解从鸦片战争、圆明园的毁灭到香港、澳门的回归,从民族的兴衰史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了解国家的科技状况,从中国飞天梦的实现到今天的“嫦娥奔月”,让学生领略到这都是科技和时代的进步。让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懂得这是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如果不学好文化,将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③扫除障碍,端正思想,让学生体验成就感。
研究表明:成就感越强的学生,学习积极性就越高,学习的内在潜力就发挥得越好。通过成就感的体验,激发培养学习兴趣,能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习惯,获得有效学习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提升学习效果。
学生在学习上有不同的差异,我们应该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帮扶教的指导。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首先,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上课时不能心不在焉,不能搞小动作,不能随便说话,更不能私下传纸条等一些事情。让学生懂得,这不良举动既影响学习又无视于老师的辛勤劳动。课后,学生应认真地完成作业,不能应付。懂得作业是是检验自己学习效果的一个方法,不认真完成作业,就是对自己不负责。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只有端正思想,学起来才趣味盎然,拥有向上的积极心态才能自我激励。
其次,设计形式多样的奖励,欣赏教育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让学生在成长路上多一些掌声与鲜花,不断地体验成功的喜悦。我们的学生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原来的班主任经常性的奖励孩子,为孩子们买吃的用的玩的看的,学生士气高昂,无论学习、纪律、卫生都表现得很出色,各种奖项二连三地被学生拿下。而我考虑到高年级学生更多的需要逐渐养成自律,除了在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和学校活动的学期末给予书籍奖励,平时很少进行奖励。以至于班级工作起来学生的积极性较差,效果一般。实践证明,让学生感受到开心,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的责任心,形成良性循环,平时看起来很难的事情就会变得轻而易举。
2、在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责任心
学校集体活动是体现新型教育的一个手段。如春游秋游、运动会,广播操训练、第二课堂训练,中队主题队会等,这些活动经常会因为一个学生的不配合而影响了集体的荣誉,解决起来十分棘手。因为一个班几十个学生中往往有个别的出问题,老师很难兼顾到,按住了葫芦又浮起了瓢。有的老师迫不得已采取极端的做法,或大声呵斥,或惩罚,或在台上弄个代表性的人物杀一儆百。这些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只有遵循知情意行统一性原则,按认识--情感--行为的教育实践模式去教育学生才能取得效果。
学生的教育问题是一件大事,是一件难事。现在孩子们仍是打基础的时候,给他们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导向,营造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采用一些适当的引导方法,我相信孩子们的责任心会从意识状态转变为时间状态,因而从根源处改变学生身上的问题。教书育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