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最近更新
学会审题,良好习惯的开始(唐玉善)
发布时间:2023-07-02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杨莉萍

学会审题,良好习惯的开始

在数学课堂上完成练习时候,大多数的学生都能较好的掌握教学的各知识点,也能将作业做得不错,但在让学生课后自己独立完成作业往往做得不尽如人意,而审题出错就是最突出的一个方面。审题能力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解题能力,也直接影响到学生考试成绩。

我认为审题之所以会出现错误,原因有三:一是没有把题目看完,或看完了不假思索,按“老印象”办事。产生这类错误的原因,主要是“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二是还有的同学没有注意到题目中的关键性字词,这是因为小学生在观察时只注意了整体,不注意细小的地方,因此看错了题目,造成了感知的错误,因此列出各种错误的式子。三是审题时注意到了问题(如单位不统一等),但在做题目时候却忘记了。

对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读题习惯显得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审题习惯是做对题目的基础,我班里有一些孩子以前解答题目从来不认真看题目,尤其是至大题目的要求全然不顾。看题就做,自从我着手培养他们的审题习惯和能力之后,他们的成绩有了一定的进步。

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审题习惯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

1)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努力把一些审题中出现的不好的审题习惯扼制住。审题时要求学生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拿到题目后,不要盲目的答题,而是要多读,多想、读出深意,引导他们一边读一边思考:“读了这一句,我可以想到些什么,求出些什么?”从而让学生彻底得将题意弄清,以达到良好的审题效果。

2)、按照上面的方法,坚持长期指导和训练,做到持之以恒。培养学生仔细审题的习惯。每次做练习或者考试,要督促学生仔细读题,要他们自己说出题目意思,并训练他们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的意义。     总之,教师要经常提醒学生仔细读题,认真审题,要不断做学生的表率,传授他们审题的技巧及方法,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