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最近更新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读后感(刘畅)
发布时间:2023-07-07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杨莉萍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单元复习课教学设计读后感

    在单元复习课中开展主题意义探究,能发展学生围绕主题进行多维度、多视角分析的能力以及连贯表达的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单元主题。在设计小学英语单元复习课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单元复习课的特点采取以下路径:解构教材,确定多元意义;围绕主题,创设整体情境;紧扣问题,设计分层活动。

围绕主题创设整体情境就是以探究主题意义为目标,将零散的复习内容归整在一个完整的生活场景中,以故事链的方式呈现教学过程,使课堂教学脉络清晰、生动有趣,为学生建构意义学习搭建可体验、可实践的平台。

情境架构的方式是以主线人物的活动轨迹串联起相关联的故事,每个小故事成为整体情境中的子情境。教师要在各子情境中设计指向核心素养、体现学生学习进阶过程的分层目标。

作为单元复习课,复习的内容包含词汇、句型、语法、语音、文化知识等,如果缺乏整体思考,必然导致听、说、读、写彼此孤立,造成思维和语言表达的碎片化。教师要通过创设与主题意义密切相关的整体情境,将单元内容进行点、线、面的结合,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实现对主题意义的整体理解和建构,使语言知识和技能、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围绕主题整合发展,从而落实以核心素养为纲的多维目标。

本文课例中的Story Time板块描述了周六Mike兄妹正在帮助父母做家务的场景。Checkout Time板块是单元复习课的重要载体,包括两部分内容:Look and Write呈现的是Mike的朋友在劳动、学习的情境;“Listen, Number and Say”呈现了Mike和家人在忙碌了一天后和谐、温馨的生活画面。此板块是Story Time板块的延续。根据对单元内容的分析,我们把The Children's Help作为主线将单元内容与课外绘本资源整合后创设了完整的故事链。整个故事以Mike的视角记录周末不同时刻的生活片段,包括Mike and Helen's Help、Mike's Friends' Help和Tim's Help。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学生在补全文本的过程中巩固词汇,体验语言的结构和运用,并通过连贯阅读发展思维的逻辑性和整体性。文中“Why isn't she helping her parents?”的问题,引导学生从辩证角度思考学习与帮助父母的关系,这样的细节处理使主题内涵更加丰富。

在上述拓展性阅读故事中,Tim因年幼而在帮助家人的过程中反复出错。故事内容贴近儿童生活,插图生动有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主题意义的探究。此文本是对教材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它使整节课的教学情境更具连贯性和完整性。学生可通过阅读、表演故事感受Mike甜蜜的家庭氛围,在对Tim's Help的问题思辨中懂得爱与包容是建立和谐家庭的基础,使复习主题得到升华。

在导入环节,借助调查统计图和课文插图提出与主题相关的问题,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激活已有知识,回忆有关家务劳动的词汇,并用现在进行时描述家庭生活场景,产生对主题探究的预期和期待。在讨论环节,教师首先肯定Mike和Helen帮助父母的行为,引导学生建立分担家务的意识;而后指导学生思考Tim未做家务的原因,激发学生对主题探究的兴趣;最后,引导学生猜测并演绎小狗Ben的内心世界,使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迅速进入主题情境。

拓展性主题阅读丰富了学生对儿童参加家务劳动的认知,还帮助学生变换了看问题的视角。教师紧扣Tim到底有没有帮助家人的问题,带领学生了解Tim因帮助家人做家务而不断遭遇的囧事,引导学生在表演中体验家人的态度以及欢乐的家庭氛围。之后,又围绕同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思辨,学生通过分析、推理、判断等一系列活动探究文本的深层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懂得甜蜜的生活来源于爱与包容,主题内涵因视角的不同变得更加丰富、多元。另外,学生在想象台词、合作表演、续写故事的过程中,创造性组织、加工主题语言,并通过整合性输出完成了基于主题意义的独特表达,既提升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又发展了思维品质。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