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英语语篇教学实践”读后感
“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英语语篇教学,实施更加充分的小组合作,构建更加自主的学习策略,鼓励更加主动的语言表现,打造更加开放的课堂样态。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英语语篇教学实施路径是减少教师控制性的教学行为,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能力,并通过当堂评测来诊断和改进学生学习。与传统课堂相比,最大的特色是将“评”纳入教学过程,而“评”是为了检测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是否“学会”,这也是一节课是否高效的关键。
笔者所在区域正在进行如火如荼的课堂教学改革,要求“学生能自己学会的不教”,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学习小组由组长(Leader)负责引领,每位组员都应有事可做,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在本地区名师课堂展示活动中,笔者尝试进行了一次“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英语语篇教学实践,旨在引领教师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并鼓励学生参与到评价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本课内容为译林版《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5 How old are you? 起始课时,语篇素材属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两大主题范畴。在“人与自我”主题中,要求学生知道如何提问年龄,表达年龄;在“人与社会”主题中,涉及“社会服务和人际沟通”主题群,要求学生能根据不同年龄推荐合适的玩具。语篇以对话的形式呈现,围绕询问年龄和推荐玩具进行会话。作者通过玩具博物馆中工作人员向三个不同年龄的孩子推荐的玩具各不相同,使学生思考玩具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不同年龄段,玩不同玩具的意识。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笔者经过多年的课堂观察发现,教师往往设计过多的教学活动,导致教师“导”的比例过重,学生“学”的痕迹浅显。加入“评价”的教学活动,若仍然让学生盲目地做一个又一个小活动,不但整体活动效益低下,也容易让学生迷失方向、不知所措。“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面向全体学生,将最重要的内容进行提炼,直指核心任务,在完成教学内容学习的同时完成相应的教学评价,切实提升教学效益。笔者在设计该语篇板块时,力求活动少而精,确保全体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充分的活动。本课时一共设计了三大学习任务。任务一、语音作业 任务二、学习文本 任务三、完善绘本 以上三个任务,全班学生主人翁意识很强,能自觉投入到预习、讨论、展示等活动中。学生能力虽有所差异,但在小组协作之下,基本能达到人人参与、个个投入,最大发挥活动效益。
本课的三项主任务分别是语音练习进入文本、合作学习分析文本、完善绘本超越文本,巧妙地将评价融入到教与学的全过程。语篇教学不再停留在初步感知、正确朗读、表演再现等表层,而是将语言知识、思维能力、文化意识等融为一体,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可操作、可测量、可评价的深度活动,实现发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语用能力的目标。
发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语用能力,需要良好的语音基础、恰当的学习策略,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接下来笔者以上面的三项任务做具体阐述:⑴自学互评:进行语篇预测和初步感知,培养学生判断思维 ⑵互教互学:进行语篇提炼与概括,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⑶评学合一:进行语篇应用和迁移,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教会学生学习是“教·学·评”一体化课堂的重要特征,教会学生如何有秩序进行学习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必要手段。传统课堂的语篇分析教师指导过多,学生思考时间不足,“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则将学习权交给学生,学生在掌握一定语篇学习策略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学生小组汇报时,有四个要求:认真倾听,不重复前面的汇报内容;提炼汇报的关键词;汇报结束后可以向其他学生提问,检测自己的汇报是否有效果;接受其他同学的提问。
让学生正确、得体地使用语言是“教·学·评”最重要的内容。浅层次的英语课堂关注语言本身,“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则以学生为中心,把关注点从知识本身转到语言运用上,学生学会、会学才是根本。学生在学习汇报的过程中互相评价,有的能指出对方发音的错误之处,有的对Toy Museum提出不同的见解,有的能进行补充发言,学习过程更加生动,促学效果更加明显。学生的语音语调、句式表达以及思辨能力在互助中皆能得到提升。
本课的三大学习任务,每一个任务都将学生放在主学地位,学生语言表现机会很多。任务一的前置性作业,教师按照“减负”的要求,布置的语音作业比较简单,学生容易完成。学生在汇报1~10的读音时,为增强学习趣味,有的组学生上网搜集了数字歌,歌曲旋律各不相同,借助歌曲的旋律,不但学生学数字的效率大大提升,而且小组汇报的现场魅力也更加出彩。任务二的文本分析,学生活动跟读模仿、小组讨论、圈画重难点、提炼关键词、展示学习成果、互相评价质疑等交互活动,完成了听、说、读、写综合训练。尤其是展示学习成果环节,有的运用的新句式,有的联系旧知识,学生能聚焦目标语言,语言运用积极主动。任务三的绘本展示,学生能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句式重构或调整,丰富文本语言。简而言之,教学评只是一种手段,或者说是一个过程,目的在于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思维、提升学生能力。
“教”以目标为导向,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以发展素养为核心,与“教”的内容保持一致,“评”则是为了促教和促学。新课标教学导向和“减负增效”的语篇教学需求,促使教、学、评三方面融合统一;全面、全体、全程的质量观更凸显其教学价值。构建“以全体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活动效益”、“以发展思维为主,关注学生语用能力”、“以成果汇报为主,关注学生英语表现”教学评路径,能有效促进“教•学•评”一体化的语篇教学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