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时间 |
姓名 |
论文(课题)目录 |
发表刊物(奖项) |
级别 |
1 |
2009.12 |
许亚萍等 |
多渠道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研究 |
优秀教科研成果一等奖 |
区级 |
2 |
2011.7 |
周建明 |
浅议数学学习的读听讲写用 |
发表于《教师论坛》 |
全国 |
3 |
2010 |
周建明 |
数学课堂中“出轨”教学浅议 |
发表于《考试周刊》 |
全国 |
4 |
2010.11 |
周建明 |
巧用“错误”资源 |
发表于《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全国 |
5 |
2010.6 |
朱剑辉 |
浅析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的整合 |
发表于《中小学教育》 |
全国 |
6 |
2008.4 |
蒋银慧 |
情境动心弦,妙语启话源 |
二等奖 |
全国 |
7 |
2008.9 |
陆静 |
让学生长翅膀的“语言储蓄所” |
三等奖 |
全国 |
8 |
2009.12 |
周建明 |
数学课堂教学的新伙伴 |
二等奖 |
省级 |
9 |
2008.8 |
陆静 |
立足课堂,辐射课外 |
二等奖 |
省级 |
10 |
2008.10 |
陆静 |
语文课堂——让学生诗意地栖居 |
二等奖 |
省级 |
11 |
2011.11 |
陆静 |
探寻语文课堂拓展的有效性 |
二等奖 |
省级 |
12 |
2010.9 |
陆静 |
浅议厚积薄发的“积” |
二等奖 |
省级 |
13 |
2008.9 |
许亚萍 |
挖掘人文资源,彰显美丽艺术 |
二等奖 |
省级 |
14 |
2008.11 |
许亚萍 |
无心插柳柳成阴,有心栽花花更红 |
二等奖 |
省级 |
15 |
2011.12 |
许亚萍 |
语文课堂评价呼唤返璞归“真” |
二等奖 |
省级 |
16 |
2011.12 |
吴霄锋 |
从问题到问题意识 |
二等奖 |
省级 |
17 |
2008.8 |
杨莉萍 |
音乐让语文课堂充满魅力 |
二等奖 |
省级 |
18 |
2008.12 |
朱艳 |
真善美——竭力作文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
二等奖 |
省级 |
19 |
2010.12 |
朱剑辉 |
合理利用资源 彰显体育精彩 |
二等奖 |
省级 |
20 |
2009.12 |
冯程程 |
“碰壁”“生辉” |
二等奖 |
省级 |
21 |
2009.12 |
冯程程 |
巧用错误资源 展现精彩课堂 |
二等奖 |
省级 |
22 |
2008.10 |
杨莉萍 |
在快乐中学习语文 |
三等奖 |
省级 |
23 |
2008.9 |
杨莉萍 |
寓教于乐,让孩子爱上语文课 |
三等奖 |
省级 |
24 |
2008.1 |
许亚萍 |
语文课,让学生潜心感悟 |
三等奖 |
省级 |
25 |
2008.8 |
许亚萍 |
触之心灵 随之萌动 |
三等奖 |
省级 |
26 |
2008.9 |
叶慧虹 |
体验——写作教学的基石 |
三等奖 |
省级 |
27 |
2010.12.30 |
沈亚娟 |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关注学生生命状态 |
三等奖 |
省级 |
28 |
2008.11 |
蒋银慧 |
欣赏,生命会更鲜亮 |
三等奖 |
省级 |
29 |
2008.11 |
刘霁红 |
让学生掌握学习的金钥匙 |
三等奖 |
省级 |
30 |
2008.9 |
唐玉善 |
“和谐”新课堂教学的魅力 |
三等奖 |
省级 |
31 |
2008.8 |
唐玉善 |
错误,也是一种美丽 |
三等奖 |
省级 |
32 |
2008.9 |
朱艳 |
选准结合点,提高实效性 |
三等奖 |
省级 |
33 |
2011.12 |
朱艳 |
浅议小学作文教学错位与回归 |
三等奖 |
省级 |
34 |
2008.12 |
冯程程 |
巧探生活中的数学 |
三等奖 |
省级 |
35 |
2009.12 |
梁黎丽 |
入诗境 品诗美 |
三等奖 |
省级 |
36 |
2010.12 |
梁黎丽 |
温情的语文 让课堂评价充满人文关怀 |
三等奖 |
省级 |
37 |
2009.12 |
冯程程 |
课堂教学在“问”中创新 |
三等奖 |
省级 |
38 |
2008.12 |
郑华清 |
浅谈数据意识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得重要性 |
三等奖 |
省级 |
39 |
2010.12 |
孙益新 |
《给她一片天空——还你一个太阳》 |
三等奖 |
省级 |
40 |
2008.8 |
刘霁红 |
别样美丽的英语课堂 |
优秀奖 |
省级 |
41 |
2008.8 |
朱艳 |
古诗教学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启示 |
优秀奖 |
省级 |
42 |
2008.8 |
冯程程 |
和谐与创造 |
优秀奖 |
省级 |
43 |
2011.11 |
朱艳 |
而今迈步从头越――小学语文有效预习策略谈 |
三等奖 |
市级 |
44 |
2011.11 |
杨莉萍 |
文本拓展不能忘“本” |
三等奖 |
市级 |
45 |
2009.12 |
周建明 |
万用拼图——数学课堂教学的新伙伴 |
一等奖 |
区级 |
46 |
2010.12 |
周建明 |
浅议数学学习灵感的培养 |
一等奖 |
区级 |
47 |
2009.12 |
陆静 |
实施有效拓展,净化语文课堂 |
一等奖 |
区级 |
48 |
2008.12 |
许亚萍 |
追求语文课堂教学的简约之美 |
一等奖 |
区级 |
49 |
2010.12 |
许亚萍 |
张弛有度 有效拓展 |
一等奖 |
区级 |
50 |
2008.12 |
吴霄锋 |
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 |
一等奖 |
区级 |
51 |
2009.12 |
梁黎丽 |
和童心碰撞 走进童心 |
一等奖 |
区级 |
52 |
2008.9 |
梁黎丽 |
利用农村优势 创新作文课堂 |
一等奖 |
区级 |
53 |
2011.10 |
朱艳 |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本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一等奖 |
区级 |
54 |
2008.12 |
刘霁红 |
创新 “三动”,变“鱼”为“渔” |
一等奖 |
区级 |
55 |
2009.12 |
孙益新 |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
一等奖 |
区级 |
56 |
2008.12 |
唐玉善 |
错误,不经意的美丽 |
一等奖 |
区级 |
57 |
2009.12 |
吴霄锋 |
点击“不和谐”声音 盘活“现场性”资源 |
二等奖 |
区级 |
58 |
2010.12 |
周建明 |
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创新 |
二等奖 |
区级 |
59 |
2008.12 |
陆静 |
巧设“支架”,让课堂练笔练出质量 |
二等奖 |
区级 |
60 |
2011.4 |
陆静 |
整合视野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 |
二等奖 |
区级 |
61 |
2010.10 |
陆静 |
如雨入水 相容无痕 |
二等奖 |
区级 |
62 |
2010.9 |
陆静 |
珍视每一片树叶 |
二等奖 |
区级 |
63 |
2008.12 |
叶慧虹 |
个性作文教学初探 |
二等奖 |
区级 |
64 |
2009.12 |
梁黎丽 |
妙用多媒体 给语文课堂一片飞翔的天空 |
二等奖 |
区级 |
65 |
2010.12 |
梁黎丽 |
谈小学语文教学的本位回归 |
二等奖 |
区级 |
66 |
2009.12 |
冯程程 |
巧用多媒体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
二等奖 |
区级 |
67 |
2010.12 |
朱艳 |
从“黑板”到“白板”的革命 |
二等奖 |
区级 |
68 |
2008.9 |
朱艳 |
在实践中练笔育人 |
二等奖 |
区级 |
69 |
2008.9 |
刘霁红 |
让快乐导航 |
二等奖 |
区级 |
70 |
2009.12 |
唐玉善 |
用评价点击孩子心灵的鼠标 |
二等奖 |
区级 |
71 |
2009.12 |
周建明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 |
三等奖 |
区级 |
72 |
2009.10 |
陆静 |
课堂因你而生动 |
三等奖 |
区级 |
73 |
2008.9 |
陆静 |
多渠道指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方法初探 |
三等奖 |
区级 |
74 |
2008.9 |
许亚萍 |
浅谈阅读与表达之间的桥梁 |
三等奖 |
区级 |
75 |
2010.12 |
吴霄锋 |
学中质疑 探究解疑 |
三等奖 |
区级 |
76 |
2010.9 |
蒋银慧 |
曲径通幽 关注细节 |
三等奖 |
区级 |
77 |
2010.12 |
蒋银慧 |
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生成高效课堂 |
三等奖 |
区级 |
78 |
2010.12 |
朱艳 |
学生作 文不待 老师改 |
三等奖 |
区级 |
79 |
2010.12 |
冯程程 |
赋予孩子一双生活的眼睛 |
三等奖 |
区级 |
80 |
2008.9 |
严庆红 |
数学新知识的产生过程和见解 |
三等奖 |
区级 |
81 |
2009.12 |
郑华清 |
贯彻以人为本 引导自主研究 |
三等奖 |
区级 |
82 |
2008.12 |
梁黎丽 |
与童心相融 优化通化教学 |
三等奖 |
区级 |
83 |
2008.12 |
严庆红 |
领悟 转化 运用 |
三等奖 |
区级 |
84 |
2008.12 |
孙益新 |
《乐在其中》 |
三等奖 |
区级 |
85 |
2008.9 |
朱剑辉 |
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的课堂效果 |
三等奖 |
区级 |
86 |
2009.12 |
朱剑辉 |
谨防误区,探索快乐体育的奥妙 |
三等奖 |
区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