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塘小之家>>校务公开
武进区南塘桥小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教科室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12-07-0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杨莉萍

武进区南塘桥小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教科室工作总结  

杨莉萍

本学期,南塘桥小学教科室工作在区教研室的悉心指导和校长室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学校工作意见和区教研室工作计划为指导,遵循教育科研“关注学生、亲近教师、走进课堂、成长师生”的原则,以学校主动发展三年规划为目标,以教育科研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为中心,扎实进行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认真领会新课程改革精神,努力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扎扎实实地开展课题研究,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抓好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养  

本学期,教科室在教师培训上,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坚持“面向全体,突出骨干”的原则,扎实开展校本培训活动。  

1、开设“道德讲堂”,提高师德建设水平。  

“道德讲堂”是我校师德建设的重要载体。为进一步引导广大师生积极投身道德实践活动, 2012528日下午 ,南塘桥小学开展了以“弘扬高尚师德牢记爱与责任”为主题的“道德讲堂”活动。学校通过“道德讲堂”这一载体,引导老师们向榜样学习,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远大的精神追求和理想,立足岗位,争当师德的先锋,争创更加一流的业绩,努力成为学生爱戴、同行敬佩、社会尊重、自身幸福的好老师。  

2、完善制度建设,加强教师理论学习。  

科研离不开阅读,离不开实践与思考。本学期,沿袭以往的传统,本室继续以“业务学习”、 “教科研理论学习”等制度为抓手,加强教师理论学习。鼓励教师以网络为平台展开教科研活动,提升理论素养,拓展科研视野。同时倡导行动研究:在鼓励教师进行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倡导教师将理论学习与自己的教育行为结合起来,认真撰写教学反思。  

3、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  

青年教师是学校工作的生力军、接班人,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希望。为了让青年教师茁壮成长,迅速成才。  2月24日下午 ,南塘桥小学召开了““丝→蛹→蝶”——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交流会”。会议上,老师们就自己专业成长方面的想法和做法、困惑与感悟进行了热烈和谐的互动交流。周建明副校长也现身说法,谈了自己的工作感受与成长的经历。并相机对每位青年教师进行语重心长的教诲与因人而异的引领,激发所有的年轻教师成才、成名、成就事业的信心与激情,给青年教师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会后,每一位青年教师认真制定好个人专业成长三年发展规划,使自己心中有目标,行动有方向。  

4、组建“骨干团队”, 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人才是学校发展的生命,让一批有培养潜能、有良好发展愿望的老师迅速成长起来,建设一支观念先进、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的骨干教师队伍,能影响、带动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的提高。本学期,学校教科室组建了青年骨干教师发展团队,制定了本校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提出了具体培养要求,即:读,每学期至少精读两本教育教学专著,每月撰写10002000字左右的学习心得体会。学,每周至少听一堂课,认真撰写听课反思。记,每堂课教师要记一篇教学札记或教后反思,记自己教学中的亮点、败笔和改进方案等。讲,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要上三节汇报课。研,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及时总结课题研究中的经验,形成经验总结撰写论文,争取每学期至少发表或获奖一篇。教科室做好骨干团队教师的跟踪管理工作,对他们进行定期考核;同时,给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辐射作用。  

二、组织各种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请进来”“走出去”,推动教师专业成长。  

1)“借智借脑”  教育教学专家的引领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学期,我校邀请了多名市、区著名的教育教学专家来校指导,借用他们的理念、智慧、经验来有针对性地对我校教师开展有效指导。 36日下午 ,特邀白板使用水平比较高的新街小学的蒋云峰老师对全体教师进行电子白板使用培训,解决电子白板使用中的困惑。 323日 ,邀请教研室马伟中校长莅临指导我校和剑湖实验学校联合教研活动,为我校数学教师的计算教学打开了一扇窗。 330日下午 ,邀请区教研室徐惠仁主任为全体教师作了教育教学论文撰写专题讲座,提升了教师专业思考的水平。 510日 ,武进区电教中心宋惠平老师及核心组成员一行二十人亲临我校参加武进区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课题——《教育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的研究》开题仪式。上午,专家组一行听取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各学科的十堂课,课后,各位专家分组针对上课情况与各位老师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交流,从学科素养和技术素养方面提出了指导意见。下午各位专家对我们的课题研究进行了高屋建瓴的指导。老师们通过自身的实践和专家的点拨,业务能力得到提高。  

2)“外出取经 ”  学校投入大量资金,有计划、有目标、有重点地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进修活动,帮助教师寻找教改的源头活水,顺应教改发展的潮流。本学期组织吴艳萍、唐玉善等九位教师分批前往南京参加全国级的语文、数学、英语、班主任“现代与经典”教学观摩研讨活动。这些全国级的活动对老师们有很大的启迪,他们把自己的感受与收获写成随笔发布在校园网,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另外只要是区教研室有外出学习的名额和通知,学校均会不惜代价,组织相关学科的教师外出学习。  

2、“搭台子”“压担子”,强化教师专业成长。  

1)“课堂舞台”  教师专业发展的舞台在课堂,学校为教师搭建的舞台越大,教师专业成长的速度也就越快。本学期,学校主要从四方面为教师搭建课堂舞台。一是校级联合研讨课。 323日 ,南塘桥小学和剑湖实验学校联合教研活动在我校如期举行。六位老师围绕本学期数学的研究重点——计算教学,向横林协作片兄弟学校的老师们展示了六堂不同风格的数学课,把计算教学演绎出了别样的精彩。二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展示课。学校以区级电教课题《教育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的研究》开题仪式为契机,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各学科的十堂公开课,课前展开扎实有效的磨课活动。 510日上午 区电教中心宋惠平老师及核心组成员一行二十位专家的听课指导,使教师的业务能力得到很大提高。三是外出学习移植课。外出学习的老师学习结束两周内,在备课组或全校范围上一节能体现活动精神的汇报课或是举行讲座,传递新信息、使全体教师了解新动态,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四是校内公开课。教科室督促教研组、课题组、备课组认真组织开展每一次的课堂展示活动。在课堂教学的各类研讨中,教师的业务能力大大提高。  

2)“勤练内功”  为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夯实教学内功,提升育人品位,本室根据区教研室安排,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基本功竞赛。 229日 ,学校拉开了小学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的帷幕,本次比赛分专业素养测试、评课以及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三项内容,整个活动历时三天。 518日上午 ,学校举行了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说课比赛,19位老师参加了本次比赛。另外学校还组织全体教师进行白板技术培训,开展校级多媒体软件制作比赛,精选优秀课件参加区比赛。从而提高制作和使用高质量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能力。  

三、重抓课题研究,强化落实过程管理  

课题研究,我们一直强调将过程管理抓好抓实。避免只有“方案”和“报告”的虚无的课题研究。因为这样的课题研究只会滋生广大教师对教科研“假”和“空”的错误认识。教科室要求相关教师扎扎实实按方案实施研究,做好各项资料的积累、整理工作。本学期课题研究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1、期初,我们把课题组长集中在一起商量本学期的课题研究的重点。制定课题研究计划,落实好课题研究课及每次课题组活动的具体安排。确定了课题研究常规制度。   

2、邀请武进区电教中心宋惠平老师及核心组成员来校进行区级电教课题《教育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的研究》的开题和论证。  

3、“十二五”国家级少先队课题《以“风筝文化”为载体,提升队员综合素养》举行了隆重的开题仪式。《辅导员》杂志总编柯英、陆士桢教授、包丽娜科长等参与了开题和论证。  

4、规范主课题研究与管理。本学年,我校“十二五”主课题《农村小学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行动研究》进入中期评估阶段,我校主要通过抓实课题实施过程,定期举办课题研讨活动。使得主课题能够深入到教师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同时重视课题研究资料的积累,做好课题研究资料的收集归档工作,继续坚持研究成果表达与研究过程同步的原则,注重多元化多样化的表达形式,如研究报告、研究论文、教学反思、教学沙龙等,同时重视成果的实践运用,促进科研成果的推广与转化。  

5、提高课题组内研究课的质量。本学期,语文子课题组围绕“阅读教学”,数学子课题组围绕“计算教学”、英语子课题组围绕“习作教学”开设了多堂研究课,各子课题组均针对本学期研究重点,分析教材,研究教法。认真组织听课,课后做好研讨评课活动,对照研究重点,讨论落实情况。真实的课堂、真诚的碰撞为大家提供了学习、交流、提升的机会,营造了浓浓的教研氛围。  

6. 通过“沙龙对话”,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本学期,我室成功开展了“学习新课标”、“肩负增效”等教科沙龙活动,教师们认真准备,积极参与,在自主学习、同伴交流和思维碰撞中达到了“经验分享,学术互助,专业共生”的目的,提高了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7、及时上传课题研究资料,进一步充实和完善“课题研究专题网站”。   

8、做好“蓝天杯”、“师陶杯”、“教海探航”等各级各类论文的参评与投稿,为教研向科研的转变做好良好的指导服务。  

纵观一学期的教科研工作,在广大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集体研究的氛围有待提高;教师要多动笔及时把课堂中或学习中的收获与问题形成文字材料等等。新学期里,我们将发扬优点,克服不足,迎难而上,以教育科研为先导,大力开展教育创新,推进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努力使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南塘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遥观塘桥街   联系电话:0519-8870144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203号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