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塘小之家>>校务公开
南塘桥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工作规范
发布时间:2013-09-0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陆静

南塘桥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工作规范  

目的要求:  

一是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教学工作中的教学行为;  

二是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是提高学生学科素养,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具体内容:  

一、备课工作规范  

1、各年级组备课组长在每学期开学初,组织本备课组教师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本册语文教材的总要求、各单元教材进行简析。在备课组教师的集体讨论下,备课组长综合意见,在一周内制定出本学期本组集体备课计划和各年级教学计划,教研组长进行汇总、审核后交教导处批准、实施。  

教学计划必须包括下列内容:  

1)班级情况分析。  

2)教学内容分析。  

3)教学目标。  

4明确教改措施,内容包括“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何做好补缺补差工作”等。  

5)课题研究。  

6)教学进度安排。包括“教学内容、课时、周次”。  

2、备课组每两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具体要求见《南塘桥小学集体备课制度》)  

3三年以内新教师在备课本上书写详案,术科跨年级的新老师详细备一个年级。其他老师对教导处提供的电子教案进行资源共享,由备课组长安排人员提前两周打印出教案,备课组可利用集体备课时间对两周的教学内容进行梳理、交流,在此基础上,课前对每一课时认真钻研,进行二次备课,并在组内及时沟通交流,及时对电子教案和课件进行改进,学期结束将完善的备课和课件汇总至教研组长处,使教案不断完善。   

4、阅读课、作文课、练习课等课型都必须备课。   

5、阅读课的备课要有明确的课堂作业安排,包括口头作业和笔头作业,视具体情况一般控制在5――10分钟。  

6、认真写好教后反思,教后反思包括教学体会、效果、对原教案、学案的修改等。教学反思采用手写和电子稿相结合的方式,电子稿可以上传到教师博客,杜绝抄袭。  

二、课堂教学工作规范  

1、每堂课必须提前进入课堂,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根据需要正确选择使用各种教学设备。  

2、上课之前要检查、提醒学生课前准备工作的情况。  

3、教学时精神饱满,积极投入教学工作。要用普通话教学,语言力求文明规范,明白生动,板书正确、工整、清楚。  

4、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精心组织、设计学习活动,加强听、说、读、写等语文实践活动,特别要重视朗读能力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提高,真正让学生感悟、内化、积累。  

5、教学应努力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方面素质的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进行恰当的评价,多进行表扬、激励,使课堂教学始终保持良好的氛围。  

6、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教学中严格按照课前集体备课时预设的教案进行授课,但也不能拘泥于预设,应努力营造民主、宽松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机敏地捕捉有效动态生成资源,加以开发利用。   

7、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应严格要求学生做到: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作业要认认真真地完成。  

8、要积极、合理、正确处理教学意外。  

9、要按时下课,不拖课,结束时师生要相互说再见  

10、课堂作业尽量在课内完成,学生作业时,教师要尽量进行现场巡视,指导。  

三、作业布置及批改工作规范  

(一)作业种类  

一——二年级:《小学语文习字册》写话本、《小学语文补充习题》  

三——六年级:《小学语文习字册》、《毛笔习字册》、大作本、小作本、《小学语文补充习题》  

(二)作业要求与数量  

1《小学语文补充习题》配合每天课堂教学进行巩固练习,必须全做全批。  

2、《小学语文习字册》配合写字课进行,每篇课文写一面,语文老师要现场指导,保证质量。《毛笔习字册》配合校本课程《耕读书韵》进行,每周一页,由书法老师指导教学,其中低年级在田字格本上由校本书法课老师结合该年级语文书上的内容进行指导书写。  

3、《写话》或《作文》:一年级下半学期开始练习写话,低年级每周1篇,《写话》统一使用方格本。三至六年级重在篇章训练,结合每个单元的习作训练大作,小作可由语文老师自主确定,篇数和大作相同。  

4、家作: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三四年级作业量不超过二十分钟,五六年级作业量不超过半小时。  

(三)作业格式、书写用笔  

1、作文  

1)第1页第1行中间写“目录”,第二行写上篇次与题目。  

2)从第2页开始作文,作文本中间写作文序号和题目。下一行正文开始空两格。  

3)注意要分段写,每段开头空两格。  

4)每篇作文(或写话)都从新的一面开始写。  

5)标点符号占一格。  

2、每次作业完成后,另起一行在右侧(离右边线约0.5厘米)写上日期,日期后点上冒号,并留下一定位置给教师打等第。格式如: 91         《语文补充习题》等第统一标于一次作业结束后。  

3、一、二年级均用铅笔书写,三、四年级大、小作均用钢笔(或黑色水笔)誊写,钢笔习字册用钢笔写,五、六年级所有语文作业都用钢笔(或黑色水笔)书写。  

(四)作业批改  

1、作文  

1)三年级重点进行草稿的批阅指导,大小作本上均可不写眉批和总批,四年级开始大作根据需要写眉批和总批,原则上不少于全班人数的三分之一,小作可不写眉批和总批。作文要有眉批与总批,总批不少于三分之一,要注重眉批,批改评语要具有启发性、激励性。(指导学生写作的方法与技巧,让学生真正有所收益)  

2)批改学生作文时,请使用标准的修改符号,对于作文中的优美词句、片断可用个性化的符号标出,以鼓励学生的习作热情。五年级以上要引导学生自批、互批,在修改中分享感受、沟通见解,提高写作水平。  

3)作文批改评分采用百分制,分数写在题目的后面。要学会欣赏,以学生优点作为打分的起点,尽量给予学生高分。  

4)作文中的错字和别字分别用“×”和“√”标出,并在右边订正栏中用直尺画出修改框,待学生改正后再给错字框封口。  

5)各年级作文(写话)要基本达到以下要求,在此基础上作出作文的分数评定:  

一、二年级  

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三、四年级  

能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往。   

    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五、六年级  

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修改自己的习作,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2、作业要逐题进行批改,做到认真、细致、及时,不漏批、错批或不批,批改一律用红笔。  

3、作业错误要让学生及时改正,并要求学生找出错误原因,错误多的学生的作业,尽量做到面批面改,对全班学生作业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或典型问题要及时评点。  

4、作业批改等第为“优、上、中、下”。对于优秀作业可采用加“☆”等个性化符号激励。  

5、批阅符号与订正方式:对的打“√”,错的打“×”,铅笔书写的改在原位,钢笔书写的,错误在订正栏内订正。原位修改后圈掉“×”,打上“√”,订正栏内的在改正的答案后打上“√”。批改符号不能太大,尽量不要批在字上。  

四、学生辅导工作规范  

1、辅导内容  

1)要求学生进行诵读积累,六年内背诵掌握区教研室规定的95首古诗词。  

具体安排如下:  

一、二年级每学期按顺序背诵5首,三年级默写低年级背诵的20首古诗,四五年级每学期继续默写10首,六年级第一学期默写最后15首,第二学期进行所有古诗的复习。  

2)可推荐名家名著供优秀生阅读,读后鼓励交流、做读书笔记。  

3)用好《语文课外拓展阅读》,在每篇课文教学前后组织学生自主展开拓展阅读,丰厚积累,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在课堂上关注学困生的学习状态,课后抓基础知识的掌握,进行个别辅导。   

2、辅导时间  

    1)学生早晨一到校就开始朗读,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训练的巡视辅导工作,对朗读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2)在每堂课规定的课堂作业安排时间内,认真辅导全体学生做课堂作业,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有突出问题的学生进行单独辅导,并对个别学生的不良读写姿势及时提出指导性意见。  

3)课外,对每一位需要订正作业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时间视具体情况而定。  

五、调研与测试工作规范  

1、平时测验一般每单元一次,由各备课组自己负责出卷或统一使用练习卷。  

2、学校只组织期末考试,不组织期中考试,但将抽学科进行调研。期末试卷与调研试卷均由教导处组织人员出卷。  

3、学校每学期要组织拼音、写字、阅读、作文等形式多样的调研活动。   

4、学生期末成绩分笔试成绩(90%)、口试成绩(10%)  

    笔试成绩以平时成绩占40%(平时测试包括小测验、单元测验、平时作业采分等),期末测试成绩占50%计算。  

    口试成绩占10%,内容可以必背古诗为依据。  

5.成绩评定标准:  

    所有测试或考试成绩评定采用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等。  

六、教学研究活动规范  

1、每学期初以备课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制订教学计划。由备课组长具体负责,教研组长督促。  

2、每次集体备课要在认真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基础上认真钻研语文教材,从宏观和微观上把握教材后,分析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并集体讨论相应的解决策略。   

3、在集体备课基础上,每位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自身需要,对教案进行独立的个性化设计。  

4、针对课堂教学现状,每位语文老师在一学期中为本组的老师展示12次课堂风采,45周岁以上老师一学年至少1次。每个备课组每学期在集体磨课的基础上,推出至少1堂展示课,供全校语文老师观摩研讨。   

5、认真参加听课、评课活动,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  

6、积极参加课题研究活动。  

七、语文学科各年级调研重点  

一年级上学期:拼音                下学期:写字  

二年级上学期:写字                下学期:写字、朗读  

三年级上学期:古诗积累、朗读      下学期:朗读、阅读  

四年级上学期:朗读、阅读          下学期:阅读、写作  

五年级:阅读、写作  

六年级:古诗积累、阅读、写作  

   

武进区南塘桥小学  

2013.91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南塘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遥观塘桥街   联系电话:0519-8870144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203号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