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塘小之家>>校务公开
南塘桥小学二年级整班朗读比赛情况小结
发布时间:2014-10-1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杨莉萍

南塘桥小学二年级整班朗读比赛情况小结  

1016日上午,学校举行了二年级整班朗读比赛,现将比赛情况小结如下:  

一、   比赛结果  

第一名:二3      第二名:二1       第三名:二2  

二、  总体情况  

1)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朗读习惯,读书姿势正确,比较自然、大方,声音响亮,基本都能做到眼睛与书本平视并有一定距离,不指读。  

2)课文的朗读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到正确、流畅,能做到不错、漏、添、改字,部分班级的学生还能根据文章的特点和内容,读出感情,读出表情。  

3)三个班级的朗读水平总体来讲都不太高,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希望各位语文老师能关注,加强平时的训练。  

三、  问题呈现  

1、语气  

   1)题目与文章、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停顿不明。  

   2)语气词(轻声词)拖长音。防止语气词(轻声词)拖长音朗读一直是低年级教师在教学中所强调的,但是在测试中还是发现这一现象比较严重,有的甚至是整个班级的群体现象,主要体现在 “着”、“了”“的”等助词的朗读“重而长”,语气词的长音朗读破坏了整句话,乃至整段话的语感。  

2、感情  

评价标准提出,“能正确把握课文内涵,并将情感融入其中。”在比赛中,感觉有些班级的孩子的感情处理非常不到位,缺乏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整个朗读显得非常的拖沓。对文章情感的把握,取决与老师平时课堂教学中扎扎实实的引导,只有真正激发起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学生才能读出感情,读出自己的理解。  

四、  几点建议  

1、认真把好“课堂关”。  

1)第一课时的教学要对学生进行细致的初读指导,而不能只要孩子们基本能将课文读正确就可以。特别是对低年级的孩子,针对一些朗读时的共性问题,如“着、的、了”|拖音、唱读、没有停顿等现象,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平时不厌其繁地反复指正,相信只要坚持,再难改的弊病也会有所改变。  

2)重视讲读课文时有感情朗读的指导。在朗读时要注意调动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指导学生结合想象、感悟、体验等阅读方式进行有感情朗读,要让每个学生都有练读的机会,争取让每个学生在每学完一篇课文后,在原来的朗读基础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不只是让几个好学生展示一下。  

2、重视朗读兴趣、习惯的培养。  

通过多种形式的表扬激励手段,激发起学生朗读的兴趣。不管是课内文章的朗读,还是课外文章的朗读,在初读时都要求学生认真仔细,注意力高度集中,督促学生努力做到不错、漏、添、改字。平时不管是自我练读,还是读给别人听,要求学生时时做到自然大方、情绪饱满。  

3、重视范读的作用。  

低年级的孩子缺乏朗读的基本技巧,对于一些比较难读的课文或句子,教师可以进行反复的范读,让学生适当的模仿,掌握基本的朗读技巧。如在朗读一个长句时,就可以通过教师的范读直观地让学生感受句子间的停顿,领会重音及调、语气的变化,为学生提供模仿的榜样。  

   

武进区南塘桥小学教导处  

20141016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南塘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遥观塘桥街   联系电话:0519-8870144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203号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