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伴我成长
—南塘桥小学第四届科技节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科学伴我成长
二、活动目的:为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增强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用科学的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潜能,让学生在科技实践中提高动手能力。通过举办科技节,进一步推动我校科技创新活动的蓬勃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在学校范围内形成浓厚的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科技氛围,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三、活动口号:乘着科技的翅膀,在创想的蓝天里飞翔。
四、活动要求:
1、坚持全员参与、点面结合。既要让每个学生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在活动中得到发展,又要注意参赛项目的质量,确保本次科技节顺利进行。
2、体现特色、突出个性。各班在组织科技活动时,要根据学生实际、注重实效,做到以班为本,以学生为本,紧密结合我校科技教育方面的特色,注意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创造性、能动性,突出每个班级的个性特色。
3、做到分工负责、责任明确、准备工作充分、宣传到位、发动有力、体现协作精神。各个项目的负责人要尽职尽力,筹划好赛程,有始有终。注意各个项目的资料收集,包括成绩的汇总、奖状的发放等,确保本次科技节圆满成功。
4、整个科技节的活动要有序地开展和进行,各项目负责人要关注整个活动过程,确保活动过程的安全。
五、活动时间:
六、参加对象:一至六年级全体学生和全体教师
七、科技节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黄勇 副 组 长:陆 静 周建明
组 员:杨莉萍、吴霄锋、刘霁红、吴建新、郑华清、梁黎丽、薛明、杨建东、封银萍(科技节负责人)及各班主任
八、活动内容:
1、前期筹备:
(1)各班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本届科技节的活动方案,上网了解当前网络科技动态,并做好资料的筹备、收集工作。(各班班主任负责)
(2)各班教室内的黑板报、学校宣传窗、学校广播等都以弘扬科学精神和热爱科学、创造未来为主,做好宣传。(少先队、教导处、后勤处负责)
2、活动进行:
(1)、“三个一”科普活动。 一~六年级读一本科普书、看一个科普录像、出一期科普黑板报(评比)。
(2)、活动安排表
时间 |
参赛对象 |
内容 |
负责人 |
地点 |
|
1-6年级 |
科技实践活动 |
封银萍 |
另定 |
|
3-4年级 |
空气动力小车竞赛(每班3人) |
郑华清 |
科学实验室2旁 |
|
3-6年级 |
“科学伴我成长”手抄报(每班2~3份) |
杨建东 |
各班 |
|
4-6年级 |
纸桥承重(每班3人) |
封银萍 |
科学实验室1 |
|
5-6年级 |
生活中的小发明 (每班至少两件) |
郑华清 |
各班 |
九、活动规程:
(一)日程安排:
1、科技节开幕式(1-6年级) 黄勇 全体教师
2、读一本科普书、看一个科普录像 全体师生
3、科技实践活动 部分师生
4、空气动力小车竞赛 3-4年级
5、“科学伴我成长”手抄报评比 3-6年级
6、纸桥承重 4-6年级
7、生活中的小发明评比 5-6年级
*注意事项:
1、各个负责人要分管好所涉及的项目,关注并参与、组织好比赛的全过程,从发通知到督促活动进程到最后成绩揭晓及奖状的发放等,所有资料收集齐全。
2、以上比赛项目如有变动,以通知为准。
(二)各竞赛活动具体规则:
*科学小发明、小制作
①参赛对象:5~6年级
1、参赛办法:
(1)、各班择优选送2-3份。制作的小发明上要注明参赛班级、学生姓名、辅导老师。
(2)、自主主选择所需制作材料,也可利用废弃的物品,如:包装材料(瓶、盒、易拉罐等)、装潢废弃材料、生活用品等,可以制作成玩具、工具、文具、日用品等(必须是健康的)。
(3)、评选要求:☆小制作:讲究实用性与艺术性,按制作难度及如何合理使用废弃材料的程度综合打分。☆小发明:一定要体现作品的创意和创新性、科学性。
2、奖励设置: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
*空气动力小车竞赛
1、参赛对象:3~4年级学生
2、参赛办法:
(1)、器材全部选用科技节组委会提供的“F1”空气桨电动赛车,主要部件不得更换。
(2)、所有选手必须使用原模型参加直线赛车竞赛。比赛场地为8M*1.5M 的长方形赛道见图。
(3)、参赛选手进行直线竞速竞赛,裁判员说“开始”后选手将自己的F1车从起点线开始发车,裁判员同时按下秒表开始计时,赛车车头到达场地边界时,裁判员按下秒表并目测该车到达的边界所代表的相应分数,满分为100分。未驶出终点线在场地打圈的该次成绩为“0”。
每位选手有2次参赛机会,取成绩较好的一次作为最终成绩(成绩首先以直线分数为准,直线分相同则取时间较短者列前)。
3、奖励设置: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2名。
* 纸桥承重竞赛规则:
(1) 用一张报纸做成各种形状来试验其承受力。承受力最大的形状与承受力最小的形状相比,其承受的重力可以相差几十倍甚至上百倍。那是因为结构不同,其承受力也不同。我们要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纸制桥梁,使其有尽可能大的承受力。
(2)制作材料(现场提供) 报纸1张、剪刀1把、双面胶一卷、尺子一把、小刀一把、塑料垫板1块(保护桌面用)、试验用重物(矿泉水或钩码)。
(3)活动要求 :
1、在草稿纸上画出纸制桥梁的内部结构草图(草图不计分,但必须要画)。
2、用所提供的材料制作出本小组设计的桥梁模型,具体要求如下:
(1)只能用提供的报纸进行制作,不可以加纸,不可以填加其他物质。
(2)粘连纸时,只能用所提供的一卷双面胶,不可以用其他物质来代替。
(3)制作的桥梁模型的外形必须为:350mm(长)×100mm(宽),两端开通不封闭。中间,用剩余的纸张制作各种结构的填充物放置其中,做成简单的桥梁模型。
3、纸桥制作完毕后,应向老师举手示意,上交纸桥模型、记录制作时间。注意举手示意后,就不得再进行制作,因而举手示意前,应仔细检查是否完成制作。
4、承重试验顺序按抽签序号从小到大依次开始,承重试验由学生本人亲自操作。试验时,两张桌子的间隔为
(三)其他事项:
成果大展示(闭幕式):集中各班参赛中所有作品,各班布置展台供全校师生集中观摩并进行评选,最终根据各班得分情况,评出优秀班集体。
常州市武进区南塘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