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塘小之家>>校务公开
关于计算能力过关检测的简报
发布时间:2014-12-1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admin

关于计算能力过关检测的简报

计算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思维训练,还能促进学生注意力和记忆力的发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学期,我校将把计算检测作为教学调研的常规工作。

为了深入了解各年级学生计算能力及训练情况,我校于125日,举行了全校计算能力过关检测。

试卷分析:

低年级:比赛结果整体令人满意,大部分学生在5分钟内能完成100道口算题,但是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一年级部分学生平时学习习惯不好,比赛时也拖沓,没有充分利用时间导致没有完成试题,也有部分学生因为口算能力太差,没有学好10以内的加减法,尤其是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平时题目练习较少,学生对此的掌握也不够。二年级教师重视了本册教材16的乘法口诀,忽视了一年级的进退位加减法,而且部分学生没有掌握口算技巧,做题时如遇到这样的题目,停留在一题上,浪费了大量时间,导致部分学生做题数下降。

中年级:中年级学生计算的正确率明显高于其他年级,究其原因是平时的基础练习扎实有效,其口算的能力得到了有效地提高,因此在竖式计算过程中,有效避免了一些基本口算的失误,提高了计算的正确率。但是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三年级部分学生缺乏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表现在部分学生对于表内乘法口诀不熟练,出现二六十八、六六二十四的情况。四年级部分学生还是不会灵活应用简便计算中,题型稍微换一下,或者稍微数据大一些,就不会了,还有本册中没有明确的简便计算教学,所以学生对于简便计算就有点束手无策了,幸好前面计算训练的时候在课堂上稍微讲到点。

高年级:高年级整体情况不容乐观,低分比较多,基础比较薄弱。五年级小数乘法中学生的一个难点就是对小数乘法意义的理解,学生的第二个难点就是在计算小数乘法的时候,两个数对位问题容易和小数加法的对位相混淆,第三个难点就是小数点位置问题。六年级学生综合分析、概括和归纳的能力较为薄弱,应用和理解偏差,前后知识的联系不够紧密,对于知识的规律性的探索和应用上欠灵活,掌握得不够牢固。

个人建议:

1.加强口算练习。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能力是在口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需要从加强口算练习做起,特别是要课前的口算练习。

2.规范书写格式。计算过程中的随意书写和杂乱的笔迹,是学生计算出错的一个比较突出的原因。要培养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的良好的书写习惯,只有在计算过程中规范书写,才能保证自己能看清运算的符号和数字,才能提高学生运算的正确率。

3.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有些学生没有认真审题的习惯,对所要计算的题目,一眼扫过,就匆匆做题,致使计算结果错误或在计算中走弯路。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拿到计算题要做到三看,一要看清运算的数字,二要看清运算的符号,三要合理选择计算的方法。

4.加强错题的分析和比较。要重视学生错题的收集和整理,分析其错误的思想根源,在平时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题,加强易错题的比较性练习,提高其计算的正确性。

5.在计算中合理使用估算。估算能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在计算教学中要养成学生的估算意识,让学生在计算每道题时,先根据数字的特点,估一估计算结果的取值范围,在计算结束后再加以对照,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6. 抓好起始年级,注重基础教学。小学数学中概念、性质、算理、法则、定律等基础知识,学生只有在深刻理解、牢固掌握的前提下,才可能正确、灵活地加以运用,形成计算技能。如果基础不扎实,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越来越差,到后来就什么也不会了。

本次检测,我们清楚地看到今后还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方面,比如,如何进一步缩小班与班、年级与年级之间的差距,如何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细心计算的习惯?是否可以确立计算研究专题加强探索、实践?

总之,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相信,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一定能见到成效!

备注:

学校决定对本次检测结果作长期跟踪,对于70分以下的学生将在明年1月份作进一步检测,请各位老师做好准备!

2014-12-12

武进区南塘桥小学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南塘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遥观塘桥街   联系电话:0519-8870144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203号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