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自己选择,自己走
——读《一盏一盏的灯》有感 周建明
在暑期校长培训班的时候,《一盏一盏的灯》这本书,作为推荐书目发给了我们。在开学前的几天里,就已经读了一次,感受很深;近阶段,作为学校的读书节一项内容,就是写读后感,为了能够加深印象,就利用时间再次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自己的心灵又一次得到了洗涤和升华。其中罗怀海写的一篇《我的学生们》这一篇短文,给我的启迪最深。
文中讲到了三位学生所走的路:王同学,家庭条件差,为了改变命运,自己夜以继日,刻苦努力学习,在考上名校后,迫于家庭经济的压力,准备放弃读研,这时曾经的老师赞助了她,让她顺利完成了学业,找到了一条自己的路;陈同学,虽然家庭贫困,身体单薄,但是他有良好的心态,总以阳光的一面去面对一切;黄女同学;为了不为家庭增加负担,自己放弃深入大学学习的机会,走出大山,南下打工,用自己的汗水,改变家庭的困境。真如作者所说:“教育能改变认得命运,教师能从这样的改变中发现自己的价值,并从学生身上发现美好的追求与丰富的人性。”在我们祖国广袤的土地上,到处有这样的人和故事发生,正是有这样人的努力,社会才一步一步地走向文明和取得进步。
作为一名教师来说,有这样的学生而感到骄傲,他们都来之于困难的家庭,真是印证了“穷苦的孩子早当家”。为了改变命运,靠自己,增加读书时间去拼搏,靠自己,及时调整心态去迎接新的挑战,靠自己,走向社会,努力工作。联系到近几年教过的学生,也有一些学生能体会家庭的困难,体谅老师的苦衷,专心刻苦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但是更多的学生,没有这样的体会,他们认为,家长和老师这样好的对待他们,是应该的。没有一颗感恩的心,缺乏一种努力拼搏的毅力。
作为一名家长来说,有三位这样的孩子,可以感到骄傲,也是我们家庭教育的成功。他们都有着一颗阳光的心态,有一种刻苦向上的毅力,有一种知恩图报的心。现在有好多家长溺爱过度,不管自己有多苦多累,还是一切依着孩子,害怕做坏了他。还有我们家长应该为我们的孩子树立正确的榜样,同甘共苦,乐于助人,奋发向上。在可以帮助他人时,多伸出一只手,献上自己的一点爱之心,这样我们的孩子也会效之有法。记得学校的一对夫妻老师,在看到自己班的学生有困难之时,总是乐于帮助,及时温暖孩子和家长的心,这真是我们既作为家长,又作为老师高尚情操的表现,我想好人总有好报。
《一盏一盏的灯》这本书,是我教师之路的一盏明灯,总想用书中的言语和故事来照亮自己,每当看到自己所教的学生,没有取得进步,心里总是很难受,觉得自己的工作没做好,对孩子的帮助不够。因此我会更加认真的思考自己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备的良心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