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静悄悄的革命》有感
开学伊始,学校给我们准备了《静悄悄的革命》这本书,读完这本书,佐藤学先生的平易、深刻、务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日本名牌大学教授的佐藤学先生一直在积极地推进这一“静悄悄地革命”。他为了研究教学,走访了全日本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养护学校,他往返于无数个学校的校园、站在一个个教室前的窗口边,坐在一间间教室里,以他敏锐的目光洞察着发生在教室中的静悄悄的革命。在二十多年中,他走进了七千多间教室,始终把自己融入到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中,与教室里的学生和教师同呼吸。他把自己置身于教师与学校之中,与教师交流、探讨,共同尝试从内部对各类学校进行改革。在细细地品读中,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敬佩他认真扎实的研究态度,敬佩他持之以恒的敬业精神;敬佩他讲究实效的教研作风。
在书中,他细致的阐述了“倾听”的重要性。就是学生不仅要学会倾听,教师也要学会倾听,并能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而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也发现学生倾听能力欠缺,特别是二年级的孩子,他们活泼可爱,思想不受限制,往往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同一个问题的答案被说了好多次,但只要他没说就一定得说,尽
另外在实际教学中,特别是上公开课时,教师往往只想听到学生的意见和自己的考虑是一致的,因为这样,课堂才能顺利开展,目标才能圆满完成。可这堂课真的是成功的课吗?读了这本书,我发现这种现象在日本的教育实践中也有,佐藤学教授通过实地观察,深入思考,在书中用鲜活的事例告诉我们:在教室里的交流中,倾听远比发言更加重要。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这就要求教师以“被动的能动性——应对”为中心而展开教学。在课堂上要以慎重的、礼貌的、倾听的姿态面对每一个学生,倾听他们有声的和无声的语言,在对话的过程中,竭力以自己的身体语言和情感去与学生的身体动作和起伏的情感共振,与他们心心相印,从而产生“啊,真不简单”、“原来如此”、“真有趣啊”等共感共鸣。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更应该想到,怎样的设计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他们产生倾听的愿望。这也是我今后教学中该思考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