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老师们,上午好!大家知道“常州三杰”是哪三个人吗?他们是: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他们是中国近现代革命时期江苏常州4000多名英烈中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人称“常州三杰”。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瞿秋白。瞿秋白小时候聪明、活泼,酷爱读书。瞿秋白在学习中勤于观察、思考。他说“读书能悟出其中的道理,这才是真读书”。他的文章写得好,字也写得棒。有一次写作文,老师给他的作文评了满分,后来校长看了作文,又因为他的书写漂亮多加了5分。瞿秋白的一篇作文就得了105分!后来,瞿秋白因为家境贫寒,只能辍学了。但他并没有放弃学习,而是孜孜不倦地在书海中探求。他靠自己的勤奋刻苦考上了大学,还写出了许多优秀的文章,成为了一个真正有知识的人。在艰苦的岁月里,瞿秋白能克服困难如饥似渴地学习知识,今天的我们更应该珍惜幸福的生活,加倍努力学习,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祖国有用的有真才实学的人。
瞿秋白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政治理论著作,启迪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先进分子。是他将《国际歌》翻译成中文,一直传唱到今天。瞿秋白以全部生命和心血向人们展示了“共产党人”这个称号的深刻内涵。1935年2月瞿秋白不幸被国民党逮捕。在狱中,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瞿秋白坚贞不屈。敌人见从他身上得不到什么“秘密”,就密谋杀害他。6月18日,敌军三十六师师部兵卫森严,一派肃杀之气。早晨八点,特务连长廖祥光走进囚室,向瞿秋白同志出示枪决命令。瞿秋白同志正在伏案挥笔写诗,他一边手不停挥,一边镇静地说; "人生有小休息,也有大休息;今后我要大休息了。"接着振笔疾书,把诗写完。然后他整了整衣服,跟随廖祥光到闽西长汀中山公园凉亭前拍照。到了亭前,看见有四碟小菜,美酒一瓮,他就从容地坐在上面,倒起酒喝了起来,脸上还带着微笑。吃完后,他镇定地走出中山公园,在匪兵刀枪密布的环护下,漫步走向刑场。
刑场是罗汉岭下蛇王宫侧的一块草坪,距中山公园二华里。瞿秋白同志镇定自若地走了过去,沿途还唱着《国际歌》《红军歌》,唱完后还高呼着"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国革命胜利万岁"的口号。到达刑场后,他盘腿坐在草坪上,对刽子手微笑点头说: "此地很好!"说完后,他直视刽子手,英勇就义,年仅三十六岁。
瞿秋白一生追求真理,忠于共产主义思想,以党的事业为第一生命,即使在生死关头也毫不动摇,体现了共产党人为真理献身的崇高思想境界和大无畏气概。他用自己短暂而宝贵的生命向人们诠释了人生的意义、存在的价值!他是我们少先队员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