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塘桥小学心理辅导工作制度
做好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抓手。为了确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特制订如下相应的制度。
1.学校要认真贯彻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精神,将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列入学校工作计划。日常工作由德育办具体负责,其它部门配合,将这项工作纳入德育、教学的常规工作之中,纳入对教师工作的考核范围。
2.德育办要组织全校学生或指导各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心理教育的阵地建设(画廊、板报、广播、网站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提高认识,全面促进心理素质。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同志要在学期初制订全校心理教育工作计划,学期结束时要做好全校心理教育资料的收集工和总结工作,并对有关资料进行归档整理。
3.班主任要成为学生健康心理的启迪者和榜样,把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在指导班集体和少先队的工作中,要发展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培养自主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同时要切实做好相关的辅导记录及资料积累工作,每学期上交不少于2个心理辅导案例记录。
4.学科教师要在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心理教育的内容,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做好辅导工作,必要时向班主任反映,并协助班主任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在备课中要有体现心理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有一定的涉及渗透心理教育的反思。
5.健康教育教师要认真上好健康教育课,认真备课、上课、知识考查、成绩分析等工作,并适当补充一些心理教育方面的案例,每学期上心理教育课不少于4课时。期末健教知识调查时要有一定量的心理测试题,并作好调查分析。
6.学校心理辅导室(语过天晴)的专兼职辅导老师要热情接待学生和家长来访,进行个别辅导,并做好资料记录及保密工作。
7.学生卫生室要定时对学生进行心理测验,对毕业班学生上好青春期教育专题课。
8.家长学校要利用家长会、家长沙龙、校报家教版和家校路路通等阵地,加强对家长的心理知识辅导,指导家长科学地掌握孩子的心理教育方法,进而提高家庭心理教育的水平。
9.学校总务处做好校园文化与环境建设工作,美化、净化、优化环境,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校园心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