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题导航>>心理健康>>组织实施>>研讨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小结
发布时间:2011-06-10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佚名

   

心理健康教育小结  

武进区南塘桥小学  

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十分重视人格塑造和健全发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育人为本;育人大计,正心为本。”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跨世纪的伟大意义。  

几年来,我校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通过多种形式及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了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  

我校领导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一项重要内容,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校建立了规范的制度,进一步健全了网络管理体系。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制定各阶段的工作计划,部署工作任务,并经常予以协调、检查和督促,保证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一切领域和教育的全过程。  

二、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要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因此,我校大力支持教师们参加各种培训班,提高其理论知识水平。  

其次,我们进行三个部分的心理讲座:第一部分是针对学生开展的教育。本校心理老师为六年级的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讲座,包括有生理方面,性意识方面及自我保护等内容。通过讲座形式,使学生们了解了很多关于青春期不同阶段的知识,起到了青春期教育普及的目的。第二部分是针对教师的培训。我校聘请了教育心理的专家来我校进行讲座,提高了教师专业水平,加强教师对于心理知识的学习,提高心理素质。第三部分是对于家长的教育。为了使家庭教育能更好的配合学校教育,对家长的心理教育指导也是非常关键的,为此我校聘请了教育专家为家长们作讲座,指导家长正确认识孩子的心理问题,如何和孩子沟通,怎样从心理角度做孩子的教育等等,使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学校的心理教育工作得更好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扩大宣传,潜移默化  

对于心理健康工作的宣传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我校加大宣传力度,如阅览室的报刊和书库适当增加心理类的书籍和报刊杂志,配备一些贴近小学生心理特点、有一定深度、可以引起他们思考的图书,使他们更多的关注自己身心变化。红领巾广播站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内容更加精炼,更符合学生的需求,力求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此外,学校还组织学生制作心理专栏和心理小报。各项专题均由学生自己制定,对什么感兴趣,对什么迫切想知道就制定哪方面的专题,自己选材,自行设计,贴近学生们生活成长需要,易于接受,能够引起兴趣,产生共鸣。  

四、优化环境,促进健康  

一个学校的校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教育。我校本着“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精心设计每一处校园文化,让校园里的每一处墙壁都会说话;每一株花草都会唱歌。如操场周围的的体育长廊,充满了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二、三楼的配画古诗文走廊弥漫着古典馨香;四楼的书法走廊散发着艺术气息;课室墙壁上挂有名人名言,这些有创意的建设,给学生以视觉上的冲击,更是让学生与文化结缘、与伟人对话。我们还将学生的绘画、书法作品做成镜架在楼道墙壁上展览,以此搭建学生才能展示的平台。此外,我们完善心理辅导设施。精心布置了一间温馨的高配置的个体心理辅导室,一间团体心理咨询室,团体心理测评室,心语角等。学生每天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品行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优美的校园文化建设,对孩子们起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  

五、心理教育,有机渗透  

学习活动是学生所有活动中的主导活动,也是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来源之一。要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必须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结合,有机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  

1、开展学习辅导,促进学生对学习兴趣。  

教师掌握了学生学习心理发展的规律,就可根据本学科的特点,通过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潜能,端正学习的动机,掌握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从而改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被动无助状态,增强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增强自信,提高学习的效率。  

2、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使学生乐学会学  

在课堂中,我们提倡教师要努力创造一种合谐、民主、平等、轻松的心理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合作性,让兴趣引导学习。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健康愉快的情绪得以保持,自主性得到发展,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3、利用教材与课堂,塑造学生完美人格  

教材的编写和制定都蕴含着不少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教师要充分地有意识地运用教材本身的魅力作用,有机地运用它去塑造学生健全人格。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因素,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机制。  

六、开展活动,丰富生活  

我校少先队和心理室加强合作,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班队活动之中,两者互相联系,相辅相成。  

1)我们坚持从学生需要出发,积极开展阳光体育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在活动中愉悦身心,在“我开心、我能行”的意识中培养终身锻炼的习惯,逐步形成健康的体魄、坚韧的毅力、高昂的精神,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基础。  

2)进行高年级班级性羽毛球、小足球比赛。倡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增强集体凝聚力。  

3)学校每年都组织学生参加亲近大自然的春游及秋游活动。并结合活动进行摄影、征文比赛。鼓励同学们亲近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4)组织运动会工作。运动会是我校每年的传统活动,特别是秋季运动会更是隆重。开幕式上各班新颖的仪式、整齐的队列、饱满的精神都是一个集体的展现。运动会中在倡导鼓励学生们参加体育运动、积极锻炼身体外,我们将处处体现集体意识,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荣誉感的教育。  

5)墙报评比。各班根据学校每月专题教育活动,出一期板报,进行评比,增强年级间、班级间的经验交流、思想交流,增强全校的大集体感,创设全校的人文氛围和学习氛围。  

6)设立班级谈心日记。谈心日记,是我校师生心灵沟通、情感交流的绿色通道。我校在中高年级开展了班级谈心日记,由班级中的学生撰写谈心日记,把心里的话 向 老师说,抒发自己的困惑,提出自己的困难,再由教师点评,与学生交流。这“谈心日记”成为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的一大特色,受到了广大师生的欢迎。  

七、开展咨询,个别辅导  

1、建立和完善心理咨询工作,开放心理咨询室,每周一、三、五中午12001230,二、四400---430接待学生个别咨询。教师做好辅导记录。同时为班主任提供有消极倾向学生的心理发展动态,密切关注,及时干预,防患于未然。  

2、发挥校园网络优势,建立“心理驿站”和“知心姐姐信箱”,以便那些不愿和辅导教师见面的学生可以通过“知心姐姐信箱”、“心理驿站”寻求帮助。方便学生家长通过电子信箱与心理老师进行沟通与咨询,及时解决心理问题,实现知识资源的共享。  

3、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是了解学生、帮助学生的有力保证。心理档案的建立还有助于教师、班主任、学校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活动,有助于学生更科学、更全面地了解自己,有助于家长全面地了解孩子,更好地教育孩子。对各年级学生进行依次学生学习心理测试,并将测试结果存入档案。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还有许多不足:如心理健康教育课还需要加强、改进,我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观念还要进一步转变等。今后我们要继续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得更好,真正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健康、温馨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南塘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遥观塘桥街   联系电话:0519-8870144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203号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