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题导航>>心理健康>>经费设施>>场所建设
正确处理同学间的矛盾
发布时间:2011-06-0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佚名

正确处理同学间的矛盾  

   

同学之间相处,难免会有磨擦发生,如果处理不好这种矛盾,就会影响同学之间的正常关系。
  记得我们还是孩童的时候,与伙伴发生矛盾后,总会有一个小伙伴以第三者的身份出现进行调和,第三者非常公平,比如说王小红和李小飞发生矛盾了,调和者会让李小飞先叫王,然后王小红再叫李,接着王小红叫小飞,李小飞再喊小红,然后一起喊出对方的名字。呵呵,写出来感觉挺乱的,但叫起来当时感觉挺简单的,而且那方法也挺凑效的,既化解了矛盾,感觉也没失面子,当时特喜欢那种调和的方式。
  现在的孩子估计对我们原来那种处理矛盾的方式一定不赞成,因为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大多以自我为中心,发生矛盾后谁也不服输,而那种老的调和方式在他们看来又是那样的麻烦,那么应该怎样去做,才能使同学之间友好相处呢?
  一、 尽量避免矛盾的发生
  古语云: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这说明人和人之间的交往是以互相尊重为前提的。如果学会尊重别人,同时也将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尊重别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说话讲究卫生,不说脏话。另一方面是控制情绪,不说气话。在交往过程中如果始终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对待对方,那么对方即使有不满意的地方,也很难发泄出来,更不可能使矛盾激化。
  二、主动检讨,化解矛盾
  情绪有时是很难控制的,所以矛盾的发生也是不可避免的。一旦发生矛盾,常见的情况是越想越生气,导致矛盾激化。俗语说得好:一个巴掌拍不响。事情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不可能是一个人的事,做为当事人,首先应该考虑自己哪里做的不对,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觉反省,通过反省觉察自己的过错后,一种求和的愿望就会油然而生。然后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想对方为什么会那样做,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想对方生气是一种正常的反应,是人之常情,有了这些想法之后,就会主动向对方发出一系列试探性的和解信号。如果自己主动求解不能消除误会,可请老师或家长出面解释问题。
  三、气量恢宏,不计前嫌
  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个好朋友去沙漠中旅行,一个人,做了一件对不起朋友的人,他的朋友把这件事记在了沙子上。然后他们继续前行,那个人又救了他个朋友一命,然后他的朋友把这件事记在了石头上。他很好奇,就问他的朋友:为什么一件事记在了沙子上,而一件事记在了石头上呢?他的朋友说,朋友做了对不起我的事,我记在沙子上,让他在我的心里随风而消失。而朋友救了我一命,我要把他记在石头上,就像永远铭记在我心一样。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应该气量恢宏的对待朋友之间的矛盾,不能把矛盾永远放在心里,那样的话,就不利于关系的和谐相处。对于别人帮助过自己的地方才应该永远记在心间。
  历史上有名的将相和,为我们化解矛盾做了很好的典范。相信如果我们能做到蔺相如和廉颇那样,那么就不会有化解不了的矛盾了。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南塘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遥观塘桥街   联系电话:0519-8870144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203号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