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三年级组创建绿色学校活动方案及实施计划
发布时间:2011-01-0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杨莉萍

三年级组创建绿色学校活动方案及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争创"绿色学校"为契机,根据学科特点,把课堂作为实施素质教育和渗透环境教育的主渠道,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对地球人类的责任感,自觉参与环境科学实践。

二、实施目标

1、 亲近、欣赏和爱护自然;

2、感知周边环境,以及日常生活与环境的联系;

3、了解学校环保方面获得的成绩,掌握简单的环境保护行为规范。

三、实施策略

(一)抓好环境教育课程的实施

按平均每学期6课时安排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育》内容。

(二)把环境教育课程和学科课程实施相结合。

环境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对小学生而言,课堂教学具有机会多、号召力强等特点,因此,把环境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根据有关会议精神,在对小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时,可以采取渗透模式。活动时,既要做到“润物细无声”,更要针对各科的知识和特点,开展一些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

1、把握渗透课程

1)语文学科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字词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等把环境教育内容渗透其中,可以安排学生搜集有关环境问题的资料,进行社会调查,就某一环境问题进行演讲或辩论,编写故事,写建议书等,使学生在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树立环境意识,并在生活中成为保护环境的实践者和倡导者。

2)数学学科

在小学数学中,环境教育可以结合具体数学知识进行渗透。在课内可进行数据分析、统计、计算、绘制图表,进行讨论、游戏等形式,在课外可以进行实验与调查,野外考察,环保宣传等。通过让学生进行计算,使学生自己发现一个惊人的现实,保护环境,刻不容缓。教师因此再进行适当的教育,效果更加明显。

3)英语学科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教师不要局限于语言教育,应把它作为社会教育的有机部分,因此作为英语教师要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着眼,重视环保教育,针对本学科知识和特点采取渗透模式,即在教育实施过程中做到“润物细无声”,善于抓住各种时机向学生传播有关的环境知识,加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在词汇教学、会话教学、动作环节、英语儿歌、歌曲的教学中、课堂练习等环节中渗透环保教育

4)科学学科

科学学科中包含着极其广泛和重要的环境教育思想和内容,通过科学课教学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树立保护环境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的信念。生物和环境教学内容是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开展环境教育的专题活动。其中环境考察课是进行环境教育的典型形式。另外可以进行动、植物的养殖,环境科学实验,环保宣传,乡土地理考察等活动。

5)品德与社会学科

品德与社会学科可能进行环境教育的主要有两个方面,即环境保护和节俭教育。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德育相关的规律,因此开展活动时,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6)音乐学科

音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绝大多数情况下,它是以活动课的方式开展教学的,这为教师开展活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要求教师不要局限于艺术教育,应把它作为社会教育的有机部分。一般采用如下形式:讨论、游戏、表演,同时注意营造气氛。

7)体育学科

在体育学科中进行环境教育,一方面要提高学生科学锻炼身体、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能力,加强学生关于环境恶化对人类生存危机,社会发展受阻,运动形式减少等不良后果的认识;另一方面要促使学生在户外运动,野外郊游时采用一些合理的健身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推理法、提问法、探究式教学法,通过游戏或查阅有关资料渗透环境教育。

8)美术学科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应结合环境保护教育,使学生既掌握美术方面的知识,又能学习环保方面的知识,并能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在手工制作课中,利用废物制作一些有趣的小作品:用旧饮料瓶、易拉罐、纸盒、碎布等,指导学生制作布娃娃、烟灰缸、笔筒、小汽车、火车、飞机、自行车、帆船等玩具;用旧的挂历、杂志、报纸,通过剪贴可制作风筝、装饰画、文具袋等;用碎毛线、蛋壳,涂上色彩拼各式人物、动物等。当同学们用废物制成各种各样的作品其兴奋的心情可想而知,这对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9)综合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保护环境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激发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与小树共成长”实践活动。让学生去调查树木的名称,校园树木的多少,树木的作用,然后通过设计爱绿护绿的标语,领养树木等活动增长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并把爱绿护绿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

2、上好主题教育课。

对一些本身是进行环境教育的素材,如资源问题、粮食问题、各种环境问题、城市化问题、人口问题等,教师们通过列举数据的方法,让学生产生危机感和紧迫感,可运用电教手段,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环境问题的严重性,采用讨论法让学生联系实际,运用身边的实例来说明环境现状,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3、开设活动课程,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

年级开展“环保知识读书活动”、“环保演讲活动”,要通过参观、访问、考察、春游等考察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老师要领着学生到大自然中去,在那里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去看,去听,去闻,去触摸,去劳动,去品尝……从而使学生感受大自然中的空气、水、土地、动植物等。从而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感情,和大自然建立密切关系,使他们热爱大自然,激发保护大自然的欲望,从而认识生态环境被破坏给人们带来的恶果。同时还要举办环境知识竞赛活动、黑板报比赛、办展览、搞讲座等宣传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对学生进行爱护自然资源的教育。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环境保护工作的迫切性、重要性,增强了学生的环境意识。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南塘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遥观塘桥街   联系电话:0519-8870144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203号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