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六年级创建绿色学校活动方案及实施计划
发布时间:2011-01-0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杨莉萍

六年级创建绿色学校活动方案及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自然结合、全面渗透、人人参与”为总的指导原则,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社区、国家和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正确认识个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帮助学生获得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养成有益于环境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决策与行动,成为有社会实践能力和责任感的公民。

二、实施目标

1、学习环境知识。通过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懂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协调发展。

2、提高环境意识。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从思想上、情感上尊重环境、关心环境、热爱环境、理解环境,并促使及周围人群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向着有利于自然和谐的方向转变。

3、发展学生的其它能力。通过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活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设计能力、角色扮演能力、模拟决策能力等,并培养学生初步的材料收集处理及调查访问等能力。

三、实施策略

1、扎实上好《环境教育》课程。

《环境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主阵地。本册教材安排了“书包里的环境”、“家中的环境”、“食品安全”、“我们生活的环境”四大块教学内容。教师们应立足课堂,利用学科教材中的有关内容,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环境科学知识的渗透教育,以不断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教学应强调实践性、参与性和主体性。

2、把环境教育和教学相结合。

在把《环境教育》列为课程的同时,我们要求加强其它学科教材中环保内容的教学研究。我们要重视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各学科教师应利用学科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对学生进行环境知识的渗透教育,既做到“润物细无声”,又开展一些相关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幼小的生命在学科课堂学习中浸染绿色。

1)语文学科

在本册的语文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品味课文的语言中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高尚情操;可以开展“读报和剪报”活动,树立废物利用的环保意识;可以在感受动物的生活中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成为保护环境的实践者和倡导者。

2)数学学科

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环境态度、环境价值观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法和技能,同时进一步扩大和加深思想教育范围,使学生受到国情教育。如通过统计材料可以反映我国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少,从而可以提高学生对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的认识。

3)英语学科

在英语教学中,每一课都有一个完整的意境。在英语教学中,每一节课,教师都可以画出图,每一单元都配备一幅挂图,在利用这些图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可以进行环保渗透。英语是一种语言,是活的东西,学英语离不开说,在说中教者也要加强对学生的环保渗透。

3、把环境教育课程与课外活动课程实施相结合

环境教育的课外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通过参观、访问、考察、等考察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从而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感情,和大自然建立密切关系,使他们热爱大自然,激发保护大自然的欲望。

1)、与重大环境教育日(周、节)相结合。

借助于爱鸟周、植树节、世界气象日、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土地日等与环境教育有关的节日,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使之成为学校环境教育的传统,使学生树立较强的环境保护观念,切实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能力。

2)、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渗透环境教育。

让学生在保护环境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激发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组织学生观察和考察本镇的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培养学生从小树立热爱环境、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文明意识。

3)、开展主题活动,提升绿色意识。

我们通过开展班活动、队活动,全校师生参与的主题活动等,让学生加深对环境保护的理解,让学生在大课堂、大氛围中受到感染和启发。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南塘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遥观塘桥街   联系电话:0519-8870144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203号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