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将认真学习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相关内容,贯彻落实常州市《小语学科“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精神,深入推进语文课程改革,继续围绕区教育局教研室提出的以“优化阅读教学方式,增强阅读理解能力”为研究重点,遵循言语实践活动的规律,合理地继承,和谐地发展,大胆地创新,充分发挥小语学科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的功能,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师生发展要求的教研机制,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环境教育,进一步提高我校小学语文教育的水平。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习,提升专业素养
认真学习常州市《小语学科“十二五”发展规划》,深刻领会常州市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会议的精神,不断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不断潜心钻研,探寻教改新路。
继续学习和研究常州市《学科课堂教学建议(常规)》,重视“小语学科教学建议”在规范教学行为,规范校本教研方面的作用。继续关注集我市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智慧的《课型范式与实施策略》,切实加强课型研究,对具有常州特色的课堂教学新范式有新认识。
(二)立足实践,提升研究能力
学校将立足实践,进一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指导自主学习的方法,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本学期我们将结合学科教学建议,提出学生各学段语文学习行为的规范性要求,并加强落实和考评。还要及时总结经验,培育特色,寻求本校语文教学工作的创新点和突破口。
同时,将继续以课题引领的方式深入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升研究的品质;以团队合作的方式推动研究,以教学协作片的课堂观摩活动促进群体研究。用灵活多样的教研方式,提升语文教师的研究能力。
(三)加强管理,提升发展空间
1、本学期,将参加武进区小学生作文比赛,并从力争参加常州市级比赛。
2、加快不同层面的教师培养速度。提供各种机会,通过多样途径,让更多的“名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不断涌现。
3、参加全区语文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第二轮的比赛。组织青年教师进行粉笔字、即兴演讲、课文朗读、课堂教学四个项目的培训和考核。指导相关老师尽早作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4、加强校园网上小学语文学科网络建设,让更多的老师分享优质资源。
5、研究学业质量监测与评估制度,探索学业质量监测与评估实施机制。
三、教研活动安排
九月份:
1、学习学校语文学科教学工作规范,备课组长制定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
2、召开备课组长会议,教研组工作计划制定;
3、备课组每两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
4、参加区小学生作文竞赛;
5、开展课题研讨课活动(李泱老师执教);
6、组织语文青年教师参加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比赛;
7、组织教师观摩常州市“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识字写字”专题研讨活动;
8、常规检查。
十月份:
1、组织参加区语文青年教师基本功第二轮比赛;
2、备课组每两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
3、一年级拼音过关测试;
4、举行横林片“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常规研讨活动(陆静、蒋银慧老师执教);
5、常规检查。
十一月份:
1、半学期教学质量分析、总结;
2、备课组每两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
3、开展课题研讨课活动(吴燕萍、朱艳老师执教);
4、举行四年级语文阅读竞赛;
5、组织教师观摩区第二学段语文教学专题研究活动;
6、常规检查。
十二月份:
1、备课组教学经验交流;
2、参加校园读书节;
3、全校古诗过关测试;
4、举行三年以内新教师评优课(朱丽叶、包晓燕老师执教);
5、常规检查。
一月份:
1、做好期末考试的复习、阅卷及质量分析工作;
2、备课组、教研组工作总结;
3、期末常规工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