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备课组工作计划 2013.9
一、指导思想
继续坚持以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理念为导向,积极参与课题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实践与研究,倡导并实施以自主参与,合作探究、亲身体验和课内外相结合为标志的教学方式,着力形成“开放性”的大语文格局,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二、工作目标
工作目标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保证,我们要依据我们的教学实际情况,确定以下几点为我们本学期的主要工作目标:
1、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新课程标准,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抓实抓好两纲教育,做好新教材的推广工作。
2、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课堂教学优良率达到80%。
3、抓好课题研究,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
三、教学措施:
1、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并将理念转化为行动,坚持做好教育教学摘录,并能有感而发,写下心得,在备课组活动时互相交流、学习。
2、积极主动参加各级各类教学讲座、观摩、研讨、培训活动,并养成外出活动汇报的习惯,努力做到一人外出取经,全组共同学习。
3、增强科研意识,每人每学期制定“一课题”。单周一下午第一节课为研讨课活动日。
4、充分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
5、关注学习困难学生,重视补缺补差,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并及时做好跟踪记录。在教学质量监测中,力争100%合格率。
6、做好教学常规工作(包括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尤其要提高40分钟的课堂教学质量。
7、认真组织和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语文教学方面的比赛。
8、配合各年级老师做好各级各类的学生征文比赛。特别是配合第八届花博会的举办,在学生中树立环保意识,提升学生的环保水平,用实际行动爱家乡、爱祖国。
三、常规工作:
1、学习:钻研教材是首位,把握准教材是每位老师应具备的能力。在教研活动时,要根据教学实际,有侧重点的组织老师学习、重温语文新课标,经常对照,加以改进。认真参加各类教学培训活动。平时,个人多阅读、学习《小学语文教师》上的先进理念和优秀经验。组织收看两节优秀录像课。积极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研究一些课例,促进备课组成员的教研水平。
2、备课:能根据每单元的教学重点,制定出较为详细、可行的教学目标。在备课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和空课再集体讨论、商量。自己也能独立思考、研究,根据班级实际设计好、修改好每一个教学环节,自己备的课认真写好设计说明,做到有质量、有实效。每课写好教学反思,记录下自己的点滴进步、不足与改进措施。
4、上课:
(1)随堂课:以校随堂课教学评比为动力,认真对待每一节随堂课,每节课能认真准备,用好课件辅助教学。课上努力做到正确高效地传授知识、技能和方法,课堂力求生动活泼,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每位老师都应争取在本学期中,再次改进自己一、两个教学薄弱之处,真正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2)、研究课:研究课形式可以多样化,通过集体备课、制作课件、上课、评课等一系列过程,锻炼自己,提高自己。课后,再利用一节课时间进行集体评课。
5、作业:坚决落实学校的减负措施。
根据上学期教学中的薄弱点,并针对每篇课文的知识点,选择好课后练习题,适当做些开放性的题目(如:写段练习、阅读分析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题的能力。
五、工作安排:
周次 |
内容 |
第1周 |
学习校园网上《集体备课细则》 |
第3周 |
讨论第5课《北大荒的秋天》教案 环境教育方面问题的讨论 |
第7周 |
讨论第8课《蒲公英的种子》教案 |
第9周 |
讨论近阶段备课上课出现的问题 |
第11周 |
学习理论知识 |
第13周 |
讨论练习课的教案 |
第15周 |
三年级起始阶段作文碰到的问题和教学技巧 |
第17周 |
讨论第21课《掌声》教案 |
第19周 |
讨论本册教材的重难点 |
第21周 |
学期总结,集体备课资料收集 |
六、教学进度:
三年级语文第五册教学进度 | |||||
周次 |
教学内容 |
教时数 |
周次 |
教学内容 |
教时数 |
1 |
培养良好的习惯和1、2 |
5 |
12 |
15和16 |
5 |
2 |
2、3、4 |
5 |
13 |
练习5和17 |
5 |
3 |
4和练习1 |
5 |
14 |
18和19 |
5 |
4 |
5和6 |
6 |
15 |
19和练习6 |
5 |
5 |
休息 |
|
16 |
20和21 |
5 |
6 |
7和练习2 |
5 |
17 |
21和22 |
5 |
7 |
8和9 |
5 |
18 |
练习7和23 |
5 |
8 |
10和练习3 |
5 |
19 |
24和练习8 |
5 |
9 |
11和12 |
5 |
20 |
期末复习 |
5 |
10 |
13和练习4 |
5 |
|
|
|
11 |
14和15 |
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