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第1课《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发布时间:2011-10-1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包晓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感知课文的大意,理清课文层次。

4、能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想像植树的场面,感受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清课文层次,能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想像植树的场面,感受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人

1、随着新年的来临,春天的脚步又近了。谁都向往春天,向往沾衣欲湿的杏花雨,向往吹面不寒的杨柳风。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春风扑面的现代诗歌——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板书课题)

2、一起读题目。

二、初读课文:
  1、这是一首诗歌,读诗歌的要求是什么?(小黑板出示: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还要把诗歌的节奏、韵味读出来。)
  2、请大家按要求自由地放声朗读。
  3、大家读得非常认真、非常投入,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你们的读书情况:

1)出示词语:

锨镐  叮叮当当  奏响  歌谣   流淌  绿袍  裸露  煎熬   咆哮 

寂寞  彩翼  拥抱  老雕  支撑  枝繁叶茂  荒山野岭  青山碧岭   

开火车读词语:相机正音;理解“煎熬、彩翼、咆哮、寂寞”的意思;

提醒书写注意:响、露、彩翼。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错误。教育学生在同学读书的时候不要打断,有问题先用铅笔在书上轻轻地画上记号。

3)学生点评。
三、再读课文,理清条理。
  1、请一、二两组的同学读第一自然段,三、四两组的同学读第八自然段,我来读课题。读完,你们发现了什么?(第一、第八自然段结构相似,前后呼应,有点题的作用。)
  2、想一想我们学过的《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再读一读,发现有不同的地方吗?
(第三句不同,板书:“荒山野岭”、“青山碧岭”。)

3、“荒山野岭”是什么样的? (“荒山野岭”就是山上什么也没有,是光秃秃的;就是没有一个人,也不长树和草,没有小动物;一片荒凉呀!)

“青山碧岭”又是什么样的呢?(“青山碧岭”就是山上到处都是绿色的;就是山上到处都长着茂密的树木,枝繁叶茂,一片生机。)

4、“荒山野岭”说的是过去,“青山碧岭”说的是现在,诗歌中间部分讲的是什么呢?快速默读(2-7自然段)用一句话来概括段意。(少先队员通过植树造林把“荒山野岭”变成“青山碧岭”的过程。第2小节主要写了少先队员植树劳动的场面。)

5、同学们,植树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诗歌中的少先队员们觉得苦吗?你从哪里看出来?((1)、不觉得苦。从“踏一路春风、撒一路欢笑”可以感受到少先队员向荒山野岭进军时欢快轻松的心情和步伐,请你把这份欢快轻松的心情读出来吧;(2)、不觉得苦。从“锨镐叮叮当当,奏响了植树歌谣”感受到少先队员植树时快乐的心情。因为只有心情愉快,锨镐敲击碰撞发出来的声音,听起来才会像唱歌声音那样悦耳;……)请你通过朗读让我们听到那植树的歌谣。

6、请你再读着这些诗句,边读边跟着诗句想象:

我们仿佛来到了植树的现场,听到了掀镐丁丁当当的歌谣清水哗哗作响的乐曲,看到了少先队员们有的挽起袖管,用力的挥动着铁镐,有的抱着小树苗来回穿梭,还有的拎着水桶忙着给树苗浇水……一派欢快的景象!

你知道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们?(是春光的温暖、丰收的展望、劳动的快乐、绿色的喜悦、是改造大自然的决心!)再次通过你的朗读和这些植树的孩子们共享他们的快乐吧!

少先队员植树造林,给“荒山野岭”带来了哪些变化呢?我们下堂课继续学习。

四、作业:抄写词语,朗读课文。

板书: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少先队员植树造林         

荒山野岭 ———————————青山碧岭

 

 

 

 

1课《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朗读、想象,感受植树前后的巨大变化,体会到植树带来的好处,和诗歌中的小朋友一起分享植树的快乐。

3、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壮志豪情;了解人与环境的关系,从而激起忧患意识,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想象,感受植树前后的巨大变化,体会到植树带来的好处,和诗歌中的小朋友一起分享植树的快乐。
一、复习导入:
  1、揭题、读题。

2、上节课,我们找到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荒山野岭”,一个是——“青山碧岭”。(板书)
  2、看到“荒山野岭”,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看到“青山碧岭”,你的脑海中又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4、是谁把“荒山野岭”变成了“青山碧岭”?(是少先队员通过植树造林,用自己的双手把“荒山野岭”变成了“青山碧岭”。)
二、学习三-七自然段:
  1、轻轻打开课本,自由读(37小节),思考:
少先队员植树造林,给“荒山野岭”带来了哪些变化呢?

2、交流:为荒山披上绿袍、使动物有了家园、让环境变得美丽。

★植树造林为荒山披上了绿袍。

指名读34小节,交流:①什么是煎熬?如果你是裸露的山岩,你来诉说自己的痛苦吧!② “林涛”指什么?读着这两小节,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转眼间,光秃秃的山岭,成了绿色的海洋,山岩也躲进了绿荫,再也不被烈日暴晒,群山到处郁郁葱葱。一阵风吹过,群山起伏,犹如阵阵海涛,那景色真是美不胜收。)想着画面,用你的朗读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吧!

★植树造林使动物有了家园。

看,小鸟拍打着彩色的翅膀飞来了,又是搭窝又是筑巢;松鼠、小兔、小猴更是在绿色的大伞下,茂密的树丛中快乐地玩耍着。同学们,赶紧捧起课本,去小动物们的家园,和他们一起分享快乐吧!学生齐读(56小节)。

同学们,你们现在就是小鸟、松鼠、小兔、小猴的代言人。读完了,我来问问你们:“你是小鸟,你为什么到这里搭窝筑巢?”“小松鼠,你快活得叫什么呢?”“小兔、小猴你们呢?”谁再来读一读,把这种快乐、安全、衣食无忧的感觉读出来。
  ★植树造林让环境变得美丽。

引读第七小节。读了这一小节,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想着画面,带着感受,自由读第七小节,指名读。

请你展开想象,仿写两句话:

                                                           

3、小结:同学们,少先队员植树造林为荒山披上绿袍、使动物有了家园、让环境变得美丽。看着这美好、温馨、和谐的画面,他们再苦也不觉得累了,心里感到非常甜蜜,他们植树造林的决心更大了,他们要——(走遍青山碧岭)

是的,他们满怀豪情,要走遍青山碧岭,让祖国大地披上绿装。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壮志豪情齐读第八节。

三、总结全诗

同学们,春光染绿了“我们”的双脚,“我们”愿以自己的行动让春光更加美丽!捧起书本,齐读全诗,把这首诗歌记在心中吧。
四、
拓展延伸

近年来,各种媒体一直在关注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北京等地区的沙尘暴问题;二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酸雨问题;三是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这些环境问题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保护生态环境刻不容缓。我们不仅要在每年的312参加植树活动,更要把爱护绿色、保护环境的理念牢牢地记在心中。请你在书上的插图上写一句宣传标语。

五、作业:背诵课文。
板书: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少先队员植树造林          为荒山披上绿袍

荒山野岭 ———————————青山碧岭  使动物有了家园
                                           让环境变得美丽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南塘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遥观塘桥街   联系电话:0519-8870144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203号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