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狼和鹿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词语,领会课文内容。
3、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事物之间存在着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事物之间存在着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教学难点: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8课《狼和鹿》,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字词,读通了课文,还记得课文的最后一段有这样两句话,谁来读这两句话。
(出示: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2、读了这两句话,有什么疑问吗?
为什么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板书“功臣” 谁是祸首? 板书“祸首”
过渡:倒底谁是“祸首”? 让我们带着我们的疑问再次走进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
二、新授
(一)教学第一自然段
1、今天,我们让时光倒流,让我们一起回到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去看看,当时森林里是怎样一个情形,那里的狼和鹿又是怎样的?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课文上圈圈划划
3、交流
(1)森林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些词语上感受到的。抓住“葱绿”“生机勃勃”“活泼而美丽”“歌唱”等词语体会森林的美丽和生机。说一说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课件展示凯巴伯森林)眼前的这幅画面,你还能想到哪些词来形容这片森林吗?你能把这美丽的森林用你的朗读展现给大家吗?
(2)鹿是怎样的?从哪感受到的?圈点“嬉戏”“活泼而美丽”。
你能把这一种动物的可爱读出来吗?
(3)狼是怎样的?你又是从哪感受到的呢?圈点“贪婪”“凶残”“下毒手”。
指导读好句子。
(4)狼是如此的凶残,所以这群可爱美丽的鹿得……学生接读。
4、展开想象想象狼出现的在鹿群的场景,鹿会怎样?(最好给学生提供录象)
5、血流了一地,真是太残忍了。狼对人们喜爱的鹿下毒手,进行暗算,人们会说些什么呢?
过渡:当地居民是怎么做的?
(二)教学第二自然段
1、引读读第二自然段。同学们,正因为当地居民恨透了狼,所以……正因为当地居民恨透了狼,所以……正因为当地居民恨透了狼,所以……
2、出示:凯巴伯森林的枪声响了25年,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总共被杀掉六千多只。
这段话中列了哪些数据?从这些数据中你知道了什么?
3、是啊,有组织,速度快,时间长,杀的数量之多,简直就可以称之为——斩尽杀绝。
4、指导朗读: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把居民对鹿的爱之深,对狼的恨之切给读出来吧。
5、这时候,狼被除了,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你是当地居民,你会说什么呢?
过渡:狼还有其他一些鹿的天敌在25年中几乎被捕杀殆尽。这下再也没有谁伤害鹿了,森林成了鹿的王国。时光流逝,转眼百年已过,让我们再次走进凯巴伯森林,看看鹿儿生活得怎么样?森林又是怎么样?
(三)教学第三自然段
1、这时候你放眼远眺,凯巴伯森林是什么样的?(出示句子:“整个森林……蔓延”)这个句子里面有一对反义词,哪一组?消退——蔓延
师引读:一年过去了,绿色在—— 枯黄在—— 十年过去了,绿色在——枯黄在—— 二十年过去了,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 枯黄在——蔓延。让我们看看这个景象吧!(课件展示)你有什么感想?
2、鹿生活的怎么样? 一开始呢?它们遍布森林的每个角落,实在是太多了。你想到了哪些成语?
后来呢?用竖式板书100000—8000=92000九万两千只。
说到这里,老师觉得心情非常沉重,面对这一组悬殊的数字,你想问什么?这些鹿为什么会死呢?
同桌交流:鹿为什么会相继死去?
3、谁来说鹿死去的第一个原因?
鹿是饿死的。
一切能吃的都吃光了,可是你还能听到无数的小鹿对妈妈可怜的哀鸣——(引导说话)妈妈,……。
真是可怜的小鹿!可是鹿妈妈望着光秃秃的森林,只能深深地叹息,无奈地摇头。
4、多么凄凉的景象啊!凯巴伯森林一片悲凉,同学们,鹿相继死去,还有一个什么原因?
鹿是病死的。能找到课文中的句子说说吗?
出示“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5、齐读。为什么狼被捕杀之前,疾病没有在鹿群中游荡蔓延呢?
原来森林里的四千只鹿是什么样的?健康的鹿。强壮的鹿。活泼而美丽的鹿。
现在这八千只病鹿又是什么样子的呢?被病魔缠身的鹿。无精打采的鹿。被病魔折磨得没法生活的鹿。奄奄一息的鹿。
6、指导朗读:鹿的惨状你能读出来吗?
是啊,这是多么地让人失望、伤心、难过、痛心呀!让我们带着这些感悟读读这段话。
7、请女同学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男同学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从“可是”开始朗读,在读之前,我想问一下,第一自然段应该读出森林的——生机勃勃。第三自然段,应该读出森林的——死气沉沉。
8、眼看鹿一只跟着一只地死去,葱绿的森林变成了一片枯黄,人们揪着心在痛,同学们,你们想,当地居民这时候又会说什么?
过渡:事实与人们的期望出现了极大的确反差。这一切是怎么造成的呢?人们明白吗?
(四)教学第四自然段
1、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自然段,想想人们明白了什么,你又是怎么理解的。
出示:人们做梦……“祸首”。
找出谁是功臣?谁是祸首?并且用“因为……所以……”来回答。
交流。(1)理解狼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A狼吃鹿控制鹿的数量,鹿不多森林就不会被鹿啃光。B狼吃病鹿,减少鹿群的疾病。C狼要吃鹿,鹿要防范,需要经常奔跑,身体练得好。
(2)鹿反倒成了不得破坏森林和蔼毁灭自己的“祸首”。A病鹿传播疾病。B鹿多了,需要很多绿色植物,破坏了森林。C不锻炼,身体差。D吃不饱身体差。
2、其实凯巴伯森林这一切真正的罪魁祸首是谁?是啊。狼和鹿都是森林的居民,而人类因为自己的喜好而去刻意改变自然,违反自然的规律,才导致了这样的结局。
5、那回过头来,我们看看第二自然段,你的觉得人们的行为怎么样?
6、尝试着把第二自然段读好。注意“哀嚎”“打破了大森林的宁静”读出凄惨、愤怒。
三、讨论
1、大自然中各种事物它都是有一定联系的,就像课文中说的狼要吃鹿,鹿要吃树一样,那么,狼和鹿它就像一架天平,这个平衡我们把它叫做生态平衡。板书:生态平衡。
2、如果你是当地政府,面对惨状,你会采取什么措施?
3、你们真聪明,跟美国总统罗斯福想得一样。在1995年,“引狼入室”的计划终于得以实施,美国政府从加拿大运了一批野狼放入了凯巴伯森林。现在凯巴伯森林又恢复了生机。来,为凯巴伯的重生鼓掌。
四、升华主题:
1、同学们想得真周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破坏生态平衡,那是人类在自掘坟墓,如果我们无视自然,人类就会自己走向灭亡,为了人类能永久居住在这个地球上,我们应与大自然和谐共处,保护我们的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平衡吧!正所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吧!出示: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齐读
2、我们不光要把这句话读到心里,还要落实到行动上。调查、了解身边还有哪些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思考一下,我们该如何阻止人们愚蠢的行为,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地球。
五、作业 小练笔
说一说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狼和鹿的故事(可查找资料,如:蛇与庄稼,狐狸与兔子,山雀和啄木鸟……)请你选择两样事物,编一则故事,并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