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树叶儿飘飘》
发布时间:2013-11-0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佚名

小学三年级上册  音乐教案

 

一、教学内容:

 

1、唱:《树叶儿飘飘》

 

2、动:歌表演 打击乐伴奏

 

3、听:《哪里有秋天》

 

二、教学目标:

 

1、学唱《树叶儿飘飘》这首歌,能用优美动听的歌声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2、让学生初步掌握和认识全音符。

 

3、通过“视、听、说、唱、想、动“等综合音乐活动,感受秋天的美好、美丽。

 

4、引导学生在聆听中感受,在活动中表现,在创造中发展。

 

三、教材分析:

 

这首歌曲调优美,具有描绘性,拟人化的歌词充满童趣。前四节写景,描述树叶飘飘的情景。歌词用拟人化手法寄情于燕子、蚂蚁和小鱼。曲调以切分节奏描绘“飘飘”动态。用模进表现荡高后飘落,然后节奏均匀地盘旋运动,归于主音。插入的“噢!噢”在高音区的属音上,孩子聪明的领悟引出因好奇产生的潜在疑问的回答。后五小节的旋律是从前面四小节变化出来的,用巧妙的比喻赞美树叶有情。开始两小节的变化是前紧缩后放宽,后几节摘取前面的片段材料123561,又添上一个532增加起伏,将两小节扩展为三小节,一唱三叹地表现树爷爷奉献于人类的深情与温暖。歌里不但听不到悲秋的老调与伤感,而且洋溢着人与自然的友情与关怀,感人至深。

 

四、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抒情美好的声音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五、教学难点:

 

切分音、全音符以及长音等节奏的正确掌握。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沙球、树叶、钢琴、纱巾等。

 

七、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发学生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我们一起来做个填字游戏吧,请看大屏幕。(大屏幕:一叶知秋 秋色宜人 秋高气爽)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本节的教学创设良好的开端。]

 

师:你们知道这几个成语都是描写什么季节的吗?(秋天)。对,都是描写秋天的。你是怎样感觉秋天的来临的?(学生观看秋天的景色)

 

师:秋天到来时,它会告诉那些细心的小朋友:用你的眼睛,会看到(湛蓝的天空);用你的鼻子,会闻到(飘香的桂花和满园的果香);用你的耳朵,能听见(秋虫的鸣叫)。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起学生的共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兴趣。]

 

二、律动:

 

[过渡语]:你听,那随风飞舞的树叶在和我们说悄悄话呢?

 

1、思考:小树叶它是怎样说话的呢?谁来学学?

 

2、声响模仿:听听,小树叶是怎样对老师说的呢?(看课件树叶飘落的画面)

 

学生模仿小树叶飘落的声音:沙 沙沙 0

 

3、思考并动一动:小树叶飘落的时候它是什么样子的?大风中的小树叶发出的是什么样的声音?小风中的树叶呢?

 

4、律动:随着音乐来表现风中的小树叶。(动画:飘落的小树叶)

 

画外音乐:秋天来临了,小树叶变黄了,起风了小树叶开始飘落了,风大了,小树叶在空中随风飘舞,风小了,小树叶随风飘落到地面。(背景音乐:《树叶儿飘飘》)

 

[设计意图:运用模仿树叶说话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童趣,在律动中感受秋天的美丽,树叶的可爱,从心灵上走入秋天,走进歌曲。]

 

三、创设情境、情感铺垫

 

1、出示课件动画,树叶儿飘落的画面。

 

师:树叶儿飘飘,飘到了天空,你们猜猜,谁看见了呢?(燕子)

 

请一位学生来模仿燕子飞翔的动作。

 

2、朗诵并律动表现。。

 

教师有感情地朗诵:树叶儿飘飘,荡到天空。(学生接口朗诵:燕子看见了,衔在嘴中)。

 

3、以次类推,分别观看蚂蚁、小鱼的动画画面,请学生模仿动物的动作,师生采用接口朗诵的形式熟悉歌词。

 

[设计意图;通过动物动作的模仿,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在熟悉歌词的前提下,再次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唤起学生的音乐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参与学习,寓教于乐。

 

[过渡语]:同学们,飘落地树叶给燕子、蚂蚁、小鱼们带去了什么呢?我们听听歌曲就知道了。

 

1、听录音范唱(课件动画),学生并听音乐并随着晃动身体。

 

2、学生听后各抒己件,熟悉歌词。

 

3、揭题。

 

师:树爷爷可真是个无私奉献的老爷爷啊,给小动物带来了多大的快乐啊!这首歌曲的名字叫《树叶儿飘飘》。(大屏幕出示课题,歌词)。

 

4、教师范唱

 

学生边听边看大屏幕边模仿三种小动物的动作。

 

思考:你觉得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呢?这首歌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呢?

 

5、学唱歌谱。

 

1)、采用听唱、跟唱等不同方法学唱歌谱,唱准歌曲中的八分休止符、切分音“5 3”、“3 2”、以及歌曲中跳进“3 5”、“1 5”、“2 5”、“5 5”,唱足、唱满附点二分音符的三拍。

 

2)、结合歌曲结束句认识全音符。

 

要求:声音平稳、统一换气,唱足四拍的时值。

 

3)、完整的随音乐伴奏用轻声哼唱歌谱。(及时纠正学生唱得不好的地方)。

 

6、学唱歌词。

 

1)、师:你觉得歌曲中哪句旋律最好听?

 

2)、(学生随机学唱乐句)。

 

3)、师:你觉得哪句旋律最难唱呢?

 

4)、用模唱、接唱等方法练习。

 

5)、完整的唱歌词。

 

6)、纠正学生唱得不好的地方。

 

[设计意图:巧设问题,让学生关注歌曲本身,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切实的从学生学歌的角度出发,解决重难点。并在教唱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声音的训练,为进一步表现歌曲打下基础。]

 

7、歌曲处理并表演。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南塘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遥观塘桥街   联系电话:0519-8870144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203号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