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走进秋天》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1-10-1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许亚萍

《走进秋天》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分析: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能使孩子们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在广阔的天地里放飞心灵,去探索,去研究。它注重的是学生的兴趣、知识、思维、技能、能力、态度、情感等全方位的发展,构建一种积极、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和开放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的能力。  

教材分析:  

金色的秋天是农村田野中最美的季节。我们学校地处农村,校园周围有大片田地,很多学生家中就种着各种果树,有的学生家中还有菜园。这些特点,便于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直观地发现秋天的季节特征,有利于本活动的开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回归自然、亲近自然,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秋天的美好,了解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体验丰收的喜悦之情以及秋天给人们带来的乐趣。通过一系列走进秋天的综合实践活动,多角度地感受秋天。  

教学建议分析:  

本次活动的主题贴近学生的生活,结合《大纲》要求和本校学生实际学情,我决定采取带领学生走近田野,走进大自然。亲生体验秋天的天空是碧蓝碧蓝的,秋天的田野是金黄金黄的,秋天的枫叶是火红火红的,秋天的大雁是一排一排的。并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秋天资料,整理并创作出表现秋天特色的作品。体现综合实践活动搜集处理信息,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创新创造的特点。  

活动目标:  

知识与能力:  

观察认识秋天的特征,体验、发现、感受大自然的美。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调查、查阅资料、搜集资料、上网,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观察、体验、制作,提高创新创作动手操作技能。  

情感与态度:  

1、激发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培养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2、通过小组合作,发挥个人特长,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活动重点难点:  

学生搜集有关秋天的资料、事物并整理资料,创作作品,交流展示作品是本次活动的重点。学生整理资料,创作过程,并用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的作品是本次活动的难点。  

主要学习方法及教学策略分析:  

本次活动学生主要采取个人搜集,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具体有剪贴、画画、抄写、拼图、朗诵等方式。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交流合作。  

活动时间安排:  

本活动分四个阶段,共用时四周。  

1.准备阶段:1周。确定活动主题,编定活动方案,小组分工。  

2.实施阶段:1周。老师组织学生进行查找资料、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创作小报,手工作品,拼图贴图,画画等实践活动。  

3.总结阶段:1周。老师和学生修改完善活动作品、成果。  

4.成果展示阶段:1周。老师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成果。  

活动过程  

(一)课前探究:准备阶段  

1.确定主题。  

2.成立活动小组:确定主题后,根据学生的爱好特长及老师的适当调整,分为七个小组。各组推荐组长、分配工作,学生根据自己所在的小组完成任务,由组长负责,教师作适当的辅导。  

3.制定小组活动方案:小组成立后,各组根据实际情况,在组长的带领下,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明确分工。此时,我侧重于策略上的指导。如:每一小组调查哪方面的内容,采用哪种方式方法,组内成员如何分工,什么时间进行。虽然由学生自主决定,但我都给予适当点拨和指导,尤其是人员分配方面,我要求组长根据每个人的特点进行恰当地安排,使每个人各尽所能。  

(二)新课导入:   

同学们,告别了炎热的夏季,我们又一次走进了凉爽的秋季。这是一个美丽而收获的季节。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感受秋天。  

首先,请同学门和大家交流一下你是怎样发现秋天悄悄来到我们身边的?看来,我们班同学都很会观察。那么让我们一起收集有关秋天的资料,请同学们在自己的小组里合作整理搜集到的资料。  

(三)新课教授:实施阶段  

1.分组分工,搜集资料、整理资料。  

这个阶段实际上是一个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过程。各小组按照分工开始行动。充分发挥个人和集体的力量,亲自动手实践,互相帮助,相互合作,给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团结协作、想象创新的机会。  

    第一组:在图书、报纸、杂志或其它资料中搜集有关描写秋天的词语或成语,并进行整理分类办成小报。  

    第二组:搜集有关描写秋天的古诗。选自己最喜欢的古诗进行古诗配画。  

    第三组:搜集有关描写秋天的散文或片段整理并选自己喜欢的段落练习朗诵。  

    第四组:搜集有关描绘秋天的图片剪下来做成剪贴画。  

    第五组;搜集各种秋天的树叶做成表现秋天为主题的各种拼图贴画。  

    第六组:到田野里到果园里搜集秋天成熟的果实或蔬菜及农产品并做成手工作品。  

    第七组:创作表现美丽秋景和秋天特点的绘画作品。  

设计意图:在这个阶段中,我随时关注学生们调查的动态和进展情况。根据各小组的表现,定期和不定期地举行阶段交流。目的是,不断整理和修正所获取的信息、资料,确定下一步的工作方向,使活动的内容更清晰、更具有条理。在与学生进行交谈时,我让他们说说都做了哪些工作?最大的收获是什么?遇到哪些困难?怎样解决的?学生们能主动地和我探讨,提出自己的想法和问题。通过双方交流,找到自己活动时的不足,进行弥补,更加完善。  

2.活动成果展示阶段  

设计意图:这一阶段主要是组织学生把自己小组整理创作出来的作品以不同的形式展示出来。提高学生表现意识和能力,体现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  

分三个主题来展示:  

主题一——颂秋  

秋天是迷人的,天高云淡,大雁南飞,枫叶似火,硕果累累。刚才,我看见有的小组的同学搜集了很多赞美秋天的事诗、词、文,请大家踊跃上台朗读赞美秋天的诗歌、古诗、成语、佳句段落。请其他同学认真欣赏,感受秋天的美,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小组推选学生上台朗诵。  

其他学生评价。   

过渡:听了同学们的诵读,感觉真的看到了所描述的那美丽的秋天。那,同学们眼中的秋天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展示一下你们所找到的秋天。  

 设计意图:这一主题主要从语言文字方面赞美描述秋天的。让搜集词语、古诗、散文的小组展示所整理创作的《小报》、《古诗配画》、《散文集》。并选小组代表上台配乐朗诵。使学生感受秋天美景的同时感受语言文字的美。  

主题二——赏秋  

教师引导:秋天是美好的,能留给人想象和希望。刚才我还发现有好几个小组的同学有的在办秋天的小报,有的在画秋天的画。让这美丽的充满暇想的时光永留心中,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用色彩去描绘、去展现出一幅幅绚丽多彩、动人的画面,记下自己的感受。下面就请你们上台给大家展示你们的作品。  

学生上台展示作品。其他同学观看。  

小结评价。  

设计意图:这一主题主要展示学生的树叶贴画,秋景图片剪贴画和学生在田野果园搜集的果实、农产品、蔬菜手工作品。体现了学生小组合作、大胆创新的能力。  

主题三——绘秋  

过度:秋天是美好的,能留给人想象和希望。刚才我还发现有好几个小组的同学有的在办秋天的小报,有的在画秋天的画。让这美丽的充满暇想的时光永留心中,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用色彩去描绘、去展现出一幅幅绚丽多彩、动人的画面,记下自己的感受。下面就请你们上台给大家展示你们的作品。  

学生上台展示作品。其他同学观看。  

小结评价。  

设计意图:这一主题主要展示学生合作创作的描述秋天美景,表现秋天特点的绘画作品。  

3、活动小结  

同学们:这次“走进秋天”的综合实践活动全班同学参与得都很积极,各小组的成果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形象逼真、各具特色。可以看出各小组组织有序、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体验了创新创造的乐趣。使我们一起走进了秋天,体验了秋天。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南塘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遥观塘桥街   联系电话:0519-8870144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203号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