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的不文明行为”的调查报告
一、 调查的背景:
我们中华民族素有讲文明、讲礼貌的美德,更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文明礼仪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如何摒弃这些不文明的行为?做一个懂礼仪、讲文明的公民呢?本学期,我们小组特地做了一次调查,还选取了几处公共场所进行了观察。
二、调查情况:
(一)调查、采访:
☆调查问卷
1、你认为身边有没有不文明现象?( )
A.没有 B.有一些 C.不但存在,而且很多
2、在你所碰到的不文明行为中,最严重的有哪些?(写前3位)
3、如果你有不文明行为,对于别人的劝导,你的态度如何?( )
A.能接受,下次尽量注意 B.勉强能接受 C.不予理睬
4、看到不文明的行为,你会不会上前提醒?( )
A.主动上前善意提醒 B.看情况,偶尔会
C.只是心里反感,不会出面制止
5、你认为对于市民的不文明行为是否应罚款?( )
A.不该罚 B.该罚
☆问题采访
1、请问您是否会正确使用和自觉爱护社区的健身器材呢?
2、请问您小区的健身器材是否有人来定期维护?
3、您认为您小区的健身器材是否已很陈旧? (二)实地观察:
镜头一
漫步在我们身边的大街小巷里,一些形形色色的垃圾随处可见,有时甚至漫天飞舞,可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会随意乱扔垃圾呢?把垃圾随意乱丢,如果没人打扫,整条街不久成为“垃圾街”了吗?
镜头二
为了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政府花了许多钱为老百姓添置了一些公共设施,特别是健身广场上的运动器材,丰富了居民的业余生活,但在不经意间却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镜头三
街道中的公共厕所,不但没有起到方便行人的作用,反而造成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臭气熏天,让人难以忍受。
三、调查结果及存在问题:
通过这次对“我身边的不文明行为”的调查和采访,我发现了在我们生活中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不文明行为占比%
1、乱扔垃圾40%
2、随地吐痰21%
3、公用设施遭损坏11%
4、公共厕所环境差10%
5、不遵守交通规则7%
6、工厂的空气污染等其他11%
从统计表可知,“乱扔废弃物”“随地吐痰”的不文明行为占的比率最多。乱扔废弃物的人多了,废弃物也就会影响到周围的环境和空气。随地吐痰是街上常见的行为,是很不卫生的,不仅会加速细菌的传播,影响身体健康,还有失自己和整个乡镇的风貌!还有我们周围的健身器材、公用电话、报栏、座椅等公共设施,有些人不仅在上面乱涂乱画,故意弄脏,还恶意损坏公共设施,导致了公共设施的无法使用……产生这些不文明陋习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部分市民缺乏公共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而且面对周围人的不文明行为,人们视而不见,不会上前制止。另外,执法管理难度大,力度不强。其实,为了改善目前的状况,人们还是赞成采用一定的罚款措施。总之,街道的管理、环境卫生的维护、人们素质的提升以及一些细微处等有待提高。
四、对策建议
共建文明不仅只靠清洁工,更重要的是靠我们每一个人。我们都有维护城市文明卫生的义务和责任。城市是我家,文明靠大家。若要改变现状,我们提出的建议是:
1、加强全民宣传教育活动的普及率。建议环保部门多开展市民能够参与的环保活动,加强市民的环保意识。如定期在社区开展宣传相关知识的讲座,让市民有更加深入的认识。街道、居委会可发放宣传资料,出一些有关文明礼仪的板报,宣传文明新风。
2、多在公共设施上贴上保护环境的标语,标语要幽默而有趣,时时警惕人们提高绿色文化。
3、组织志愿者,进行宣传,对于不文明的行为进行劝阻。
4、媒体可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如播放树文明新风的公益广告,开设以文明为主题的电视节目,播放生活现状,让市民参与等节目,宣传环保,加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5、建议相关执法部门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如执行环境保护法,新建罚款条例。对于好的行为予以适当的奖励;对于违规、违法行为应予以一定的处罚。罚款方式既可以维护环境,又可以增加环境建设的经费。
6、市民监督制。鼓励群众积极监督,并实施举报有奖制。
7、要加强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只有配套设施达到标准和需要的时候,市民的文明程度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如不断完善公共设施,多设立一些垃圾桶等公共设施等。
为了使我们共同的家园更加整洁,更加美丽,我建议我们的长辈叔叔阿姨们,以身作则,给我们树立起好榜样,共同创造一个文明的社会。作为我们学生,要勇于和不文明现象做斗争,在学校里做一名文明的好学生,在社会上做一位文明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