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居室环境污染的类型与发生的原因;
(2)懂得居室环境污染的防治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居室环境现状调查,了解居室环境的污染状况,从而引起关注。
(2)通过课堂讨论、分析,认识居室环境污染的特征。
(3)通过查阅资料,探究居室污染的防治措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懂得关注自己的居住质量,提高居室环境保护的意识。
2、学会关注身边事,提高生活质量,科学生活,关爱生命健康。
3、通过收集、调查、发言,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
重点:影响居室环境质量的几个主要原因及对人体的危害;防治居室污染的措施。
难点:居室环境污染中化学性污染和物理性污染的具体内容。
三、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做好家居环境调查表,根据打分状况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污染的来源及危害;同时小组探究居室污染的防治措施。
2、教师根据学生的调查表及相关资料准备课件及教学内容。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
教师行为 |
学生行为 |
教学说明 |
引入 |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知道人生的一半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因此大家都在努力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这也是关爱自我的一个重要环节。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室装修越来越漂亮,越来越豪华。可正可谓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对于大气污染、水污染我们高度关注,但对于居室环境中隐藏的危害我们健康的污染物却被我们忽略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找找居室中的污染物吧。 |
学生欣赏一些家居装修图片,谈谈自己的直观感受。(舒适、豪华、漂亮等) |
用多媒体手段展示一些居室的装修图片,唤取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从而引入新课――居室污染及防治。 |
居室污染及防治 |
出示一组真实案例“室内隐形杀手残害生命,污染环境,给人类的生存敲响了警钟!!!” |
学生看案例及数据,感受室内污染危害的严重性。 |
通过真实的案例,触目惊心的数据,使学生初步了解居室污染的现状,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从而更好的投入到下面的学习中。 |
1、化学污染物 (1)甲醛 (2)香烟 (3)厨房油烟 |
1、当我们进入刚装修好的房子时会有什么感受呢? 2、这些其实都是化学性气体污染在作怪。接下来就让我们到杨女士家,了解一下她们家的污染状况,听一听专家的建议。 3、出示不同浓度甲醛的人体健康效应图表(图表中用绿、黄、红来标出不同浓度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性) 4、出示:吸烟的危害(一组数据) 5、课堂调查家庭吸烟者状况 6、表格示烟雾中的有害成分及对健康的危害并加以说明。 7、教师补充: 吸烟有害健康已引起大家的广泛关注,然而生活中还有一种烟雾它的危害性不亚于二手烟,却被我们所忽略了,那就是厨房油烟。据测定厨房油烟中有220多种化学物质,其中有亚硝酸胺等致癌物质。 课堂调查油炸食品食用状况。 我们都知道油炸食品有致癌物,可是却很少知道油炸食物需要高油温,而油温越高,油烟中产生的致癌物就越多。所以为了你的健康也为了你们家厨师的健康,请少吃油炸食品。也请大家今天回家后给父母提个建议:为了家庭健康,炒菜油温不必太高,最好煮菜要戴口罩。 |
1、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谈感受。(刺鼻、臭鸡蛋味等) 2、学生观看视频,同时考虑问题:杨女士家受到了什么污染?污染来自于哪里?如何防治? 学生根据视频及课本知识讲述甲醛的来源、危害及防治。 3、学生根据图表,找出甲醛浓度的标准限量。 4、学生根据课前所查资料介绍影响健康的其他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防治措施。(油漆、热水器、香烟等) 5、学生参与调查,举手示意。 6、寻找凶手 (一氧化碳、尼古丁、苯并芘等) 7、学生讨论如何避免二手烟的伤害?(要求家人不吸烟、拿一些数据给家人看等) 8、学生参与举手示意。 |
由于缺乏化学常识,学生对各种化学性气体的污染比较陌生,通过让学生回忆曾经接触过的化学气味可以加深理解引起共鸣,同时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点滴。 截取的新闻片断视频资料对于学生来说更直观更具说服力。带着问题看视频学习效率更高,同时也使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得到进一步锻炼和提高。 图表具有直观、概括性强的特点,通过甲醛浓度与健康效应的联系,可使学生对甲醛认识由感性阶段发展到理性阶段,进而对甲醛的危害有进一步认识,引起学生的关注。 课前查阅资料可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使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提高。通过课堂交流,可使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得到锻炼,也可增加中等生的学习自信心。 通过一组数据可使学生对于吸烟的危害及二手烟的危害有进一步的认识,科学数据根据说服力。 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使学生真切体会到吸烟者数量庞大。 寻找凶手这一活动使学生对于香烟的危害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通过讨论交流,学生不仅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也学会了关爱自己和关爱家人健康的方式、方法。 通过了解厨房油烟的有害性及防治方法,使学生学会关爱自身健康和家人健康。 |
2、物理性污染物 (1)电磁波污染 (2)放射性物质:氡 |
过渡:空气污染往往有刺激性味道引起人体不适容易被察觉,但有些污染它们无色、无味、无形却无处不在而且潜伏期长,这就是物理性污染。 1、当我们长时间看电视时,会有何感觉?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2、出示多种电器 教师补充:多吃胡萝卜、西红柿、海带、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VA、VC和蛋白质的食品,加强肌体抵抗电磁辐射的能力;看完电视后应及时洗脸,因为电视机发射的电子束可使荧光屏表面和周围空气产生大量的静电荷,能把室内的灰尘聚集起来并附着在人的脸上,如果不及时清洗,可引起毛孔堵塞,使人脸上出现斑疹。 3、出示图片:豪华卫生间。 教师补充:专家建议在购买石材时,应让商家出示合格证明,用于室内的应为A类产品,而不能只求贵或美。同时介绍我国的石材技术已处于世界先进行列,我们不必一味追求、迷信进口产品。 |
1、学生交流感受,并讲述原因。(眼睛干涩、头晕、耳鸣、失眠等症状) 2、学生列举一些会产生电磁辐射的电器,讲述危害。 3、学生交流如何防治电磁辐射。(少看电视、注意安全使用距离等)。 4、学生根据课前准备的资料介绍放射性物质:氡。 |
通过日常生活感受来了解电磁波污染的危害学生更容易引起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补充内容可让学生在生活中更注重生命质量,注重健康,这也是生命科学教育的根本目标。 通过介绍我国石材行业现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
3、生物性污染 |
过渡引入:物理性污染我们不易察觉,而有些污染却和我们共同生活在一起,那就是生物性污染。 出示一些图片 针对学生提出的防治措施,教师予以必要的提示:杀虫剂又会造成空气污染应慎用。并以杀虫剂污染食物造成中毒事件为例加以说明。 |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列举一些生物性污染及防治措施。(蚊、蝇、蟑螂、寄生虫等;利用杀虫剂进行防治、注意卫生等) |
通过杀虫剂造成食物中毒这一真实事例,可引起学生的警惕性,同时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使之学以致用,从而提高生命质量。 |
学习训练 |
|
学生完成学案 |
通过共同完成学案,将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不仅可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点,还可培养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 |
课外拓展 |
根据课前“家居环境调查表”打分情况,在课堂上让请学生提出改善家居状况的对策。 |
“我是家居环保师” 学生谈谈各自居室的污染程度及其改善家居状况的对策。 |
通过“我是家居环保师”这一活动,不仅加强了学生的参与感和重视程度,也可使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同时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能力得到进一步锻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