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心理卫生保健知识要点
发布时间:2013-09-1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吴建新

  心理健康的含义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认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上、智能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世界卫生组织具体指出心理健康的标志为:身体、智力、情绪调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可见,心理健康并不仅仅是指没有心理疾病,更重要的是指一种积极的、适应良好的、能充分发展其身心潜能的丰富状态。

 

      心理健康的标准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心理健康的10条标准。

      1、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信心,有成就感。

      2、适度的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3、日常生活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会被环境所左右。

      4、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的挫折与打击,无过度的幻想。

      5、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与目的,对自己的能力能做出客观的评定。

      6、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能适应社会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7、有切和实际的生活目标。

      8、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

      9、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和被爱的能力。

      10、在不违背社会公德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既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地寻求社会赞许,有个人的独立见解,有判断是非的标准。

      心理健康的“营养素”

           1、爱——最重要的“营养素”

      爱能伴随人的一生。童年时代主要是父母之爱,童年是培养人心理健康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若得不到充足和正确的父母之爱,就将影响其一生的心理健康发育。少年时代的伙伴和师长之爱,青年时代情侣和夫妻之爱尤为重要。中年人社会责任重大,同事、亲朋和子女之爱十分重要,它们会使青年人在事业家庭上备添信心和动力,让生活充满欢乐和温暖。也是老年人晚年幸福是关键。

 

      2、宣泄和疏导——维护心理平衡的有效办法

      无论是转移回避还是设法自慰,都只能暂时缓解心理矛盾,而适度的宣泄具有治本的作用,当然这种宣泄应当是良性的,以不损害他人、不危害社会为原则,否则会恶性循环,带来更多的不快。心理负担若长期得不到宣泄或疏导,则会加重心理矛盾进而成为心理障碍。

 

      3、适当的批评——斡旋心理的方向盘

      一个人如果长期得不到正确的批评,势必会滋长骄傲自满的毛病,固执、傲慢等,这些都是心理不健康发展的表现,过于苛刻的批评和伤害自尊的指责会使人产生逆反心理,遇到这种“心理病毒”时,就应提高警惕,增强心理免疫能力。

 

      4、信念与理想——心理的平衡器

      信念与理想对于心理的作用犹为重要。信念和理想犹如心理的平衡器,它能帮助人们保持平稳的心态,度过坎坷与挫折,防止偏离人生轨道,进入心理暗区。

      5、宽容——减轻心理压力的法宝

      人生百态,万事万物难免都能够顺心如意,无名火与萎靡颓废常相伴而生,宽容是脱离种种烦扰,减轻心理压力的法宝。

      心理健康要素

      1、对自己不苛求。2、对亲人期望不要过高。3、不要处处与人争斗。4、暂离困境。5、适当让步。6、对人表示善意。变得平静。

      7、找人倾诉烦恼。8、帮助别人做事。9、积极娱乐。10、知足常乐。

      常见的心理疾病

      1、抑郁症

      2、焦虑症

      3、强迫症

      4、神经衰弱症

      5、精神分裂症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南塘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遥观塘桥街   联系电话:0519-8870144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203号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