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进区南塘桥小学教师开展暑期培训活动
八月流火,夏日的阳光渐趋温柔,绿意盎然的校园在阳光下显得更加的清新而满含惬意。
核心素养有 文本解读新
教研室张新东校长从“核心素养”、“文本解读”等几个方面为我校全体语文老师以及宋剑湖小学部分老师进行了细致的解读。通过培训,老师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认识到新课改下当老师要学习的“核心素养下的文本解读”;学习到要提高新课改下教师的基本素质,必须要有创新精神。张校长提到,文本解读是学生与文本的双向交流。“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莱特”,每个人的阅读都是一次与文本与作者深入交流、自我创新的过程,学生对阅读应该有自己的理解,教师不应该强求一致。而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文本解读?如何去进行多样化的文本解读?张校长也一一为大家解惑。张校长同时提到核心素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道德。师德是课改下教育提出的首要问题。“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会为人处世之道,为人处世之德,而教师作为学生的模仿榜样,做到“身正”是必要要求。
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张校长的讲座,拓宽和加深了老师们对核心素养和文本解读的认识;三个小时的培训学习,一瞬即逝,走过的教师,脸上浮现的笑容,是学习后的收获,是即将开学的憧憬。新学期的南塘桥小学,一切准备就绪,她张开胸怀,等待塘桥学子的到来。
三备四结合 事半功倍多
马伟中校长作为专科数学老师出身,他在自己热爱的数学领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马校长认为,备课是一位教师思想成熟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教师的一个自我探索、自我升华的过程。马校长从“3W”——为什么、备什么、怎么备这三个方面详细地作了题为《备课漫谈》的报告。首先,为什么?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为了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研和备课效率,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其次,备什么?备新课标,备教材,备学生,三者融合为一,缺一不可。其中,马校长特别提到教师教学课后反思的重要性,教师课后反思课堂上自己以及学生的一言一行,在实践中发现、思索问题,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后,马校长提醒青年教师,备课中要做到四个结合: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以个人备课为主;单元备课与课时备课相结合,以课时备课为主;集中备课与课前备课相结合,以课前备课为主;编写教案与运用教案相结合,以运用教案为主。张老师耐心、细致地为大家答疑解惑。
学习戏剧生 巧法解惑易
培训交流中,所有英语老师都不约而同地提出学困生的问题,提出对英语学困生的无助甚至是无奈。然而,施校长一改大家挫败的态度,以新的名词“学习风格”,勾起大家对学困生的新看法,新理解。她提出,教师在形成自我教学风格的同时,还需关注孩子的“学习风格”。学困生,也有自己的特长。只有充分利用好学困生的特长,做到因材施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困生问题。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施校长的解读,也让我明白,自身的教学风格问题,是造成自己的孩子成为学困生的真正问题所在,只有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才能解决教学现状,从源头解决问题。
作为一线的英语教师,施校长以自己的学生为例,为大家解读自己在从事英语教学的一些心得体会。她的“情感拉拢”“聘请英语助教”“兵对兵教学”等一系列教学方法,让在座的所有英语老师都不约而同得为她想点赞。“一切为了学生”,此时此刻,在她投入的教学事业上体现着。她的课,就像她导演的一场戏剧,不仅娱乐了自己,更重要的是让剧中的每位演员娱乐的同时,更是在不断地成长。
不知不觉,两个半小时过去了,但是在座的所有英语老师却意犹未尽。大家异口同声,希望与施校长再次相约。短短的两个半小时,让我们共同沐浴在施校长的教育智慧中,为新学期,拨开一条更加坚定的道路。
(武进区南塘桥小学撰稿 撰写:吴菊芬 赵颖 陈黎 摄影:韩丹 朱黎叶 审核:陆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