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爱!母爱!
宁夜,独坐于书桌旁,微黄的灯光泻来,那股暖意似曾相识……啊!是的,那是一种融融的母爱的温暖。千百年来为文人所颂扬的母爱,正如这灯:光亮而不耀眼,温暖而不灼热,然而,它却在人们心中长明不息!
承受母爱几十载,方惊觉,自己亦须回报了,也许只是几朵鲜花,几句祝福,已使母亲灿烂起来了。母爱,永远是所付甚多,所求甚少。仔细想来,这与“师爱”是大有雷同。
如今,走上三尺讲台已有二十三个年头,孩子们也曾在教师节,三八妇女节或过新年的时候送我亲手做的画,亲手写的祝福,每当那一刻,不得不让我心中涌起满满的感动!感动于他们的“手巧”,感动于他们的“心灵”。花骨朵们,把老师当作你们的妈妈吧!因为,她们有着同样的爱,同样想听你们最内心的声音。
一直记得那件事,让我对“爱”认识更深。初为人师,刚接班几天,由于年轻,孩子们都愿意接触我,我也是对他们关爱有加。一开始,对教学还不是很熟悉,总要花很多精力在备课方面,以至对班级的小事并不在意。一次下课,篮球场上,一个穿绿色毛衣的孩子兴高采烈地跑过来问我:“
这件事,我反思良久,何以会这样,是我对“爱”理解还太肤浅。“爱”,不只是脸上的微笑,言语的关怀,举止的温和。一个老师,对学生仅有爱,是远远不够的,要用心,视学生为自己的孩子;对学生有爱,要转换的不是学生的身份,而是教师的视角。孩子们需要母爱,是那种无微不至的,丝丝入扣的爱。试想:哪个母亲会记不住孩子的名字?于是,在后来的日子里,我总是竭力早早认识每一个孩子,我告诉自己:爱他们,要从记住他们的名字开始。广为人知的
对孩子有爱,这是每个教师的信念。最近听到孩子的一些话,又一次引起了我对“爱”的思考。“妈妈说我这学期如果还拿不到奖状,就让我回老家去念书。”“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当班长,是我妈妈要我当的。”“我妈妈说要是成绩不好,以后只能扫垃圾。”……从这些话中,我看到的是一个个心情急切的母亲。无疑,她们也是爱孩子的,也许,方式有一点问题。为了孩子优秀,这类恫吓的话,大多数孩子或多或少都听过。那么,这样的母爱是否能让人感到温馨,让孩子快乐积极地面对生活和学习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其实每个孩子都需要母爱,这种爱不是溺爱,不是宠爱,而是宽容的科学的爱。“字没写好,没关系,孩子,在老师的帮助下,在你的努力下,一定能写好。”“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没关系,老师喜欢你好动的天性,老师会想各种办法让你回到课堂上来的。”“这次撒点小谎,没关系,只要你能以诚相待,及时改正,还是一个好孩子。”“你的小脑瓜不聪明,没关系,要知道天生我才必有用,勤能补拙很有道理”……相信孩子们吧,他们会在爱的怀抱里进步,在爱的温暖下成长。
让“师爱”和“母爱”,乘上时代的巨轮,扬起温馨的风帆,载着我们的孩子们前进吧!
邹寒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