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学“三知” 做“四有”
发布时间:2017-09-2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赵颖

学“三知”  做“四有”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看望和慰问广大师生时指出,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这一重要论断丰富了教师的职业发展内涵,为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指明了重要方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教育;一个抱有理想信念的教师,才有可能培育出有理想、有梦想的孩子。

学习了习总的四有,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心中体会颇深,我认为作为年轻的教师,我们要做这样的老师:

一、做知法、知德、知责的“三知”老师

知法守正,做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坚持依法决策依法办事,教会学生做事依法、守法,懂得利用法律保护自己。知德修身,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道德修养使之内化为精神追求,以师德去感染学生,,教会学生以德服人,感染身边的人。知责图强,知道作为教师的自己的责任,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弟弟妹妹甚至儿女,为他们的未来铺石筑路。

二、做有“信仰”的老师

当前广大教师普遍缺少工作热情,根据调查,教师已经成为职业倦怠高发人群之一。大多数教师在工作中感受不到自身的价值,体验不到成就感,从而对工作的热情度不高。我们除了在从事这一工作时间过长,工作简单重复,经济收入不高等外部因素以外,我们教师自身也要寻求内部因素,对自己的职业有所期待和信仰,从而更好的调节自己对工作的热情度。

三、做有“宗旨”的老师

一个好的老师,首先具备的是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就象人的灵魂,直接促进着我们教育、教学方法的选定和设计,同时影响着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在现实工作中,我们要把教育思想渗透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考虑每位学生的个性,创设适合每个学生学习的环境。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往往只考虑 “我该如何教”,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去学”的问题,其实最主要的是引导,让学生通过这种引导,学会自己去学习,去探索。

四、做有“担当”的老师

一个人的魄力是包含多方面的:包括个人的工作作风、日常表现、工作能力、工作业绩等多方面,并不是每个人天生就具备魄力。因此,要提高教师自身教育教学素质,增强老师的自身的工作魄力就显得十分必要。首先,要具备扎实的知识功底。其次,要加强实践锻炼。最后,还要有过人胆识和果敢作风。用自己的人格魄力去感染学生。

五、做有“戒律”的老师

作为教师,我们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微笑一个暗示都会让学生感觉到我们在践行着社会的要求准则,当然这种以身作则的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不是死守课堂,而是带领孩子们走进生活;不是灌输知识,而是教孩子们学会在生活中运用知识。

教育是一门“爱人”的事业,爱是责任和付出。爱是尊重、理解和宽容。爱学生,“还要具有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宽容学生的品质”。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做一个好老师,就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让所有学生都健康成长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做一名好教师,不让时光虚度,一直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一直在思考“有价值的人生”。成长需要过程,让我们在“四有”的路上努力追寻,成长自己,坚信选择,收获快乐!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南塘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遥观塘桥街   联系电话:0519-8870144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203号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