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用一生的执着和信念努力做一个好教师
发布时间:2017-09-2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陆静

用一生的执着和信念努力做一个好教师

——“三知”“四有”实践活动反思

近期,学校相应武进区教育局号召,轰轰烈烈地开展了“三知”“四有”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学法规,学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通过学习,我不仅进一步了解了“三知”“四有”的内涵,而且品悟着这18个字:知法、知德、知责,有信仰、有宗旨、有担当、有戒律。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对于做一个好老师的理解。

一、好老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应该是学生的楷模。

道德情操,是好老师践行教育使命的核心品质。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做善,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教师是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用自己的道德情操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

在工作中,我要求学生要以端正的态度对待学习,我首先做到工作兢兢业业;我要求学生之间相处要坦诚、大度,学会分享,我自己首先做到宽容大度,服从大局。平时,自己在学生面前的一举一动更是严谨而审慎。哪怕是乘公交车这样的小事——

每天早晨乘的这班车是最挤的,因为这个时段正是上学的高峰,车上大半是我校的孩子。每天上车时总有那么几个孩子喜欢抢到前面,但队伍还是自然形成,这时,我总是排到最后一个。这一天,当车子停稳后,我还是像往常一样准备排到队伍的最后,没想到一个小女孩抢先走到了我的身后:“老师,您先上!”甜甜的声音,让人感觉真好。

由于人多,上车时一般不会有座位了,但总会有孩子站起来:“老师,您坐!”虽然大多数情况下,看到他们那沉沉的书包,我总是说:“没事,你坐着吧。”但这感觉真好。

满车几十只“小鸟”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却没有烦躁的感觉,孩子们无拘无束的交流让人感觉到了勃勃的生机,真好!

路上只要有老人上车,孩子们总会争先恐后地站起来让座,于是,会有一些老人啧啧赞叹:“这孩子真好!”或说:“你们坐吧,你们的书包重,我一会儿就下车了,没事。”看着这情景,心里感觉真好。

又是一个明媚的早晨,拎着一包重重的作文本、笔记本电脑和一个包上车,车上人不多,一眼看到最后一排还有个位置,很庆幸地坐下。车过几站,不断有人上车,座位中间的走廊里立刻站满了人。这时,随着“老年卡”的刷卡声音响起,两位老人上了车,可能是看到前面比较挤,他们直接走到车子末排,尴尬的是,我旁边的三个人似乎没有站起来让座的意思,于是,没有犹豫,我站起来对其中一位老人说:“您坐吧。”没想到他硬是不肯:“我不坐了,你背着包重的,你坐吧,我一会到塘桥,孩子都下车了就有位置了。你看你,上次拎着两包重重的东西还给我让座,我都挺不好意思的。你坐吧。”上次?我在头脑里快速搜索,可能有这么个清晨我给他让过座吧,可我已经记不起来了,心里不禁一阵感动。这时旁边一个低头玩手机的小伙子站起来对老人说:“你坐。”就走到后车门去继续玩手机了。见还有一位老人站着,旁边一个不知是高年级哪个班的孩子也站起来:“爷爷,你坐。”尴尬的场面化解,一路上,心里暖暖的,这种感觉,真好!

《论语》有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学生对于教师不仅是听其言,更观其行,教师在学生眼中是为人的模范。教师只有以德立身、以身作则,学生才能以师为镜,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对老师的一言一行就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神圣之处就在于此吧。

二、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要以高度的责任心达到教育的目的。

教师的仁爱之心体现为宽容地关怀学生。但宽容的关怀不是妥协,不是迁就,不是放纵,是爱中有严,严中有爱。是教师自始至终把爱心融化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以关爱的心态分析学生的不足与过错,进而激励学生的上进心与志趣,以高度的责任心达到育人的目的。

工作中,我始终在摸索着如何更好地处理好“爱”与“责任”的关系,思考如何给我们的苦药包上糖衣,使我们的“良药”不再“苦口”,让我们的工作中多一份爱。我发现,我自己精心的研制的“糖衣”总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但往往众多与教育有些扯不上关系的琐事花去了我们大量的时间,加上职业的倦怠、自身的惰性等,众多因素挤占了我们观察学生、研制“糖衣”的时间,于是,对待学生方面,简单的方法,粗暴的态度又成了给学生的一剂“苦药”,理想的情况下也能“利于病”,但如果学生有了抵触,那就不仅不能“利病”,反而酿成无法想象的后果。所以,千行且反思,感觉自己始终无法达到做一个好老师的标准。

三、做好老师要有较高的业务素养,要不断提高师能。

对于教师素质的要求,人们有种种说法。有人说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有一杯水有人说: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有人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长流不息的小溪水。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没有令人羡慕的财富和权利,更没有显赫一时的名声和荣誉,但我们必须有的却是广博的学识,相对全面的业务素养。记得在马杭交流期间,接了三年级的一班可爱的孩子,开学初,我让他们尝试写循环日记,其中一位孩子写了这样一篇日记:《老师是一本书》

人们常讲,老师是园丁,但我觉得我们班的班主任陆老师却像一本书。

上语文课的时候,我觉得老师是本《百科全书》,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漫游。今天语文课上的是《长城和运河》,同学们提出了很多问题,比如:长城有多长? 京杭大运河为什么用字旁的她来称呼?……不管我们提出多少问题,老师都会不厌其烦地给我们解说。

出黑板报时,我觉得老师像一本《绘画书》,老师画的人就像真的人一样活灵活现,好看极了,而且她还教我们怎么在黑板上写简单的美术字,怎么设计黑板报……

在演课本剧的时候,我的好朋友刘佳清是女生,可演的却是男生。别人就嘲笑她,刘佳清哭了,我们的老师看到她哭了,就去安慰她,还讲个笑话给她听,老师还给刘佳清饼干吃,刘佳清终于不哭了,还笑了,这时我觉得老师像本《安慰书》。

写字课时,我觉得老师是一本《书法字帖》,老师写的字实在太好看了,刚健有力,她用毛笔蘸着水在黑板上教我们写毛笔字的基本笔画,让我们看得好羡慕,决心也要把毛笔字练好。

在作文课时,老师又像一本《作文大全》,有讲不完的故事情节,出口成章。

最后,我觉得老师更像一本《思想品德书》,她教我们勤奋,还教我们在生活中怎样帮助别人。

……

老师,您是一本好书,有了您这本书,我们会学到很多的知识,健康快乐地成长。

看着这作文,我真正领会到了学高为师对我们的要求。当我们面对孩子们纯真的眼神流露着对知识的渴求时,甚至当我们看到孩子们的作文中写着对我们的无限信赖时,作为老师,怎能不学习?自己那一潭不变的死水如何去滋润那一个个求知若渴的心田呢?因此,我珍惜每一个学习的机会,也希望老师们能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师能,因为这是作为一个老师的最基本的要求啊!

对照好教师的标准,可能自己仍有差距,但是教师的工作就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我将用毕生的执着和信念来向着好教师的标准不断迈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南塘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遥观塘桥街   联系电话:0519-8870144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203号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