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 + 执着 = 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谋远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我很喜欢这句话,我觉得这一充满关爱、智慧和责任的经典论述用来形容班主任工作是再恰当不过的了。
回想自己5年的班主任生涯虽然十分的短暂,但对于我这个青年教师来说,有这么多学生的陪伴无疑是快乐的。我常常形容自己是草地上一棵不起眼的无名小草,总是在阳光和雨露的滋润下坚强地生长着,虽然普通而又平凡,但是仍坚守着自己的使命。我们都知道,班主任工作是一本“难念的经”,因为班主任工作是琐碎的、繁重的,每天都要做好处理各种状况的准备,如果我们长期是处于这种状态的,我们是不快乐的。三年前的我,忙碌、烦恼、自卑,觉得什么事情都做不好,甚至怀疑过自己的职业选择,但现在的我,觉得自己是快乐的,怎样快乐起来的?我想是这样的:
一、关注学生的细节,从他们的生活习惯开始培养。
在小学教育阶段,其实养成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孩子在人生历程中的奠基工程。开学初,我会着力培养孩子的纪律、卫生习惯,并在开学第一课时就讲清楚,要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课间不追逐打闹这些最基本的班规。并且是一项一项的抓,每时每刻的要求,当有孩子没做到时,不当面批评他,而是去表扬他的好朋友、好伙伴,让他自己有一个比较,我想这可能就是上进的阶梯吧!在一个月后,我就开始对他们有更高的要求,基本上都是课后或者我不在教室的时候,我只提出两个要求就是“自理”和“自学”,就是要求他们能够在做好自己的事情之后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可以看书,看什么,看多少,我不要求他们一定要看作文或者小说散文,通过开学一阵子的观察,我发现其实他们并不喜欢看这类书,大多数孩子都觉得枯燥,所以我到学校图书馆借了许多百科系列书和十万个为什么,当然这些书不是一开始他们都感兴趣的,和他们自己的珍藏——《植物大战僵尸》来比,是毫无战斗力的,因此我常常在数学课上或者晨会课上有时候甚至是课间和他们聊天时,给他们讲一些百科知识,不到5天,他们就都被我骗过来了,开始喜欢这类书,而且他们时常会拿里面的知识来考我,这种习惯一直到现在,用同样的方法,他们现在在课间,特别是中午,会看各种类型的书,而且我惊讶的是,不知不觉中他们也喜欢看作文类的了。
二、教师的执着不仅是对自己业务上的更重要的是对孩子的执着。
我一直都认为我是个死心眼儿的人,对学生也是一样,每接一个班级,我都会在开学第一课送给孩子8个字“学会做人,学会学习”,特别是我接过三年的一年级,我也对他们说过,虽然我知道其实他们是听不懂的,但我仍坚持着,逮着机会就会向他们解释。低年级的五年教学给了我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从他们的身上我知道了他们学得不开心,你上的课再好也没人听,你说的话再有道理,他不能接受你就是在白费口水,没人心疼你。孩子需要我们爱他们,我们又何尝不是呢?当然这个答案因人而异的,至少我是需要他们来爱我的。但是这个过程注定是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爱,对每一个孩子的爱,特别是学习上的弱者,我不喜欢“差生”这个词,我怕给孩子贴上标签,对这些孩子我们首先要学会宽容,其次是要给他们机会,而且这个宽容和机会必须比其他孩子多的多,就像我们班的调皮鬼胡旭阳是“校园环境小卫士”,每天他都会去校园里捡垃圾,一开始只是他犯错后我对他的变相小惩罚,渐渐的我不说他也会去做,并且影响了教室里的其他同学,还有陈光乐,一个学习能力非常弱的孩子,到今天我都是叫他的“光乐”不叫全名,不知道为什么我就喜欢这样叫他,不是作秀不是任何。这次运动会他得了铅球第二名,垒球第一名的好成绩。全班同学都情不自禁的为他喝彩,这比我直接表扬他更珍贵嘛!这样的事例在我们三1班还有很多很多,到现在班里的每一个孩子基本都展现过自己至少一次,这就是我的执着,我认为每一个孩子都有闪光点,我们知道他们有,就应该让他们发光发亮。
记得有一次晨会课,不知是说了什么话题,突然有个学生说,做吴老师的学生是幸福的,其他孩子都在旁边一一点头,那一刻,我觉得懵了,眼泪不自觉地流了下来,不知道怎么说,他们被我的样子可能吓着了,也愣在那儿,我赶忙向他们解释,和他们一起学习是多么快乐,那一夜,我想了很多很多,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我想细心+执着=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