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知”“四有”活动学习反思
“三知”“四有”主题实践活动是当前教育新常态下,对教师提出的新的目标和要求。通过学习,回顾反思,查找不足,明确方向,制订整改措施,从而不断完善自己。
作为一个工作了整整三十五个年头的老教师,回顾过去的工作,自己认为在教育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为名,不为利,一心为了工作,一心为了学生,问心无愧。然而,对照“三知”“四有”,自己还有诸多不足,仍需不断学习,不断改进,不断提高,不断完善。
教师是一种有崇高信仰的职业,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有崇高的政治信仰,有了信仰才不会迷失方向,有了信仰才会有无穷的动力。当我从走上教育岗位的那一天起,我就想,我是党和政府培养的,我没有理由不好好工作。是崇高的职业信仰,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崇高理想,使我几十年来坚守在教育这个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勤勤恳恳地工作着,工作着。我将一如既往,站好最后一班岗。
党和政府把教书育人的重任赋予教师,也就意味着党和政府把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希望赋予了教师。教师重任在肩,来不得半点的马虎和懈怠。人们常说,教师不能误人子弟。的确,一个平庸的教师、一个不负责任的教师,耽误的不仅仅是一群孩子,而是一代人……
今日,我更加感受到教师责任的重大,感到肩上的压力。教师,与其说是一种职业,不如说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当初,我选择教师,只是把她当作一种职业。然而,教师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事业、一种责任。既然选择了教师的职业,就要热爱教师的职业,更要热爱教育事业,就要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重任。
回顾过去,自己在教学上确实很负责任的。譬如:课前能认真准备。反复阅读教材,教参,教学光盘,理解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材的编排意图。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底,不光完成表面上的教学任务,还注重知识的渗透、延伸、扩展,注意各册教材之间的密切联系,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好基础,做好铺垫。如果遇到疑惑之处,能虚心请教他人,互相探讨,互相学习。课后,注重知识的归类复习,以小练习的形式帮助学生巩固理解,提升教学效果。然而,在育人方面还做得不够。往往是重教书轻育人,重视完成教学任务、追求教学成绩,轻视了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行为习惯的培养、学生人格、素质、人生观的养成。因此,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要更新观念,改进方法,努力做到教书与育人并举,在教书中育人,在育人中教书。
我想,生活在当今社会,教师是幸运的,幸福的。在物质上,党和政府给予了教师应有的待遇。实施绩效工资后,教师成为大家羡慕的职业;在精神上,给予了教师很高的社会地位。作为教师的我,我知道,一个人要懂得感恩。我要感恩党和政府,感恩这个社会。我唯有不懈努力、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
三十年不长,三年也不短。在今后这段时间里,我也当一如既往,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有事先向领导请假。平时尽量不请假或少请教,不因私事而影响教学工作。在教学中坚决杜绝体罚和变相。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将以一颗赤诚之心热爱教育事业,以一颗慈爱之心关怀学生。我们所教的学生,有优秀生,也有后进生。我喜欢优秀生,但更爱后进生,因为后进生更需要老师关心和帮助,更需要老师的鼓励。对待学生既要有慈母之心,又要有严父之爱。
我是一个临近退休的老教师,岁月不饶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精力也随之减退。有时侯确实感到力不从心,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只要想到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师,想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就会精神振奋;只要走进课堂,看到一个个可爱的学生,就会热情洋溢,激情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