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 “三知”“ 四有”,落实行动是关键
武进区南塘桥小学 黄勇
开展 “三知”“四有”主题活动以来,我重温了教育法律法规和教师工作相关制度,学习了一些名教师和区域内外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也阅读了近几年来相关报道中关于教师违反师德师风的典型案例,思考很多,感受很深。
我们常说教师工作责任重大,我们要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要不断增强自己的职业光荣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志存高远,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乐于奉献,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我们也都明确作为一名教师,加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的重要性。然而,为什么有的教师在学习时感觉重要,交流时强调必要,工作中知法知责却无法正确履职,甚至伤及学生呢?
我想,依法履职,践行“三知” “四有”,关键在于意识和行动的统一,教师要把对法律法规和制度的正确理解和思考落实到行动中。
一、要注重自省
自省的过程,也是自律的过程。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的言行,替人家谋划的事不尽心尽力吗?和朋友交往不诚心诚意吗?传授给别人的道理有没有那样去做呢?”这些话是我们老师教育孩子的名言,而我们自己教育学生的同时自己做得怎样呢?我们教师要从事的工作是育人,师表形象尤为重要,要做到言行一致,常常反省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尽到了一位教师的职责,是否做到心中要有人民、心中要有学生,培养素质全面的学生、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否牢记责任,牢记使命,尽心履职,是否做到说话做事有规矩,心中装着制度、纪律和法律,廉洁从政,廉洁从教。在自我反省的同时,可以增进与家长、学生和群众的沟通和交流,以获得客观的外部评价,以确保自己有效调整思维和行动。在学校管理中,也要畅通渠道,开展调查问卷和座谈,收集各方建议,加强师德行风教育,以促进教育行风的纠偏扶正,保障作风建设的预期成效。
二、要注重改进
改进的过程,也是教育和管理水平提高的过程。在通过自我和他人帮助下自省,代表着公众的意愿和希望,渠道越广,往往越有代表性。每一位教师都要重视来自各方面的声音,注重改进管理行为,更新管理方法。一方面,要更新观念。加强理论学习,调整自己对教育和学生管理理念的理解和诠释,丰富教育知识和理论;另一方面,要摒弃陋习。要对照各方建议梳理自身行为,把公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和意见先行整改,采用群众认可和学生喜爱的方式调整管理工作;第三,要革新方法。借鉴或尝试采用恰当的方法改进教育管理,使之更符合学生年龄和性格特点。
三、要注重积淀
一个人教学很有方法,我们就说这个人教育很有智慧。在教育界,我们不乏榜样。名优教师大家都耳熟能详,在长期的实际工作中,他们积淀了丰富的教育智慧。严格来讲,智慧应该是一个人的整体品质或者说是一个整体品质的集中表现。知识不等同于智慧,并不是知识越多智慧就越多,知识只是智慧获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的产品;智慧包括能力、更重要的是各种能力的整合和良好的结构;智慧具有道德感、方向感,智慧即德性。教育智慧由教师的知识、能力及其结构、教育教学理念、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决定。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重视从以下途径积淀教育智慧。
一是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吃透课程标准、吃透教材、了解学生,设计好每一个教学环节,设计好每一个学生学习活动与学生的评价活动,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渗透在教育教学中,并让其转化为实际的教学力。
二是勇于教学实践与反思。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利器,要在反思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善于总结,勤于动手进行理性的研究。
三是广泛的合作与交流。把握各种校内校外的学习、交流的机会,善于交流思想、共享优秀的资源;借助各种网络平台,如建立自己的学习、合作、交流半径,拓展合作与交流路径。实践已经证明,BLOG是记录教师成长轨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优秀平台。
在理论学习、设计教学、实践与反思、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教师的知识在丰富,能力进一步整合并优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升华,因此他或她的教育教学智慧就得以积淀,其快速专业发展也是必然的了。
践行“三知”“ 四有”,落实行动是关键。希望每一位老师以求真的态度,注重教育的每一天,关注每一件教育小事,成功每一件,成就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