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众生快乐,将众生从苦难中拔救出来,谓之慈悲。
上周观看了视频《马背上的校长——徐德光》。从视频中,我们看到徐校长凭借一把镰刀开辟出山区孩子求知问学之路,一匹老马背负起孩子们学习养份资源。透过这些表象,我看到了徐校长身上的慈悲情怀。因为慈悲,他在艰苦的山村小学默默度过了31年,并且仍在坚持。
曾经在很多的文章中看到这样一则小故事。有一位母亲,因为孩子成绩落后经常到学校受老师的奚落。而回家后母亲总是对孩子说:“今天老师表扬了你,说你进步很大……”多年以后孩子考入清华,得知真相,哽咽地对母亲说:“妈妈,只有你赏识我……”每次看到这则故事,给我的感受都不一样。第一次,我被母亲感动,为老师感到羞愧;第二次,我深深质疑“奚落”这一说法并为此感到悲凉。老师们究竟为何要被这样抹黑?从何时起?源头在哪?这一次,看过徐校长的事迹,我又发现,坚守本心,何惧外界风雨!
扇子林小学的办学条件,已经不单用“艰苦”2个字来形容。可是,我分明看到了孩子们的欢颜,我也看到了徐校长心甘情愿的付出,那绝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与同情,那是出自内心的慈爱与怜悯。那是徐校长的慈悲心。孩子们在这样的关怀下生活、学习,不仅仅获得了知识传承,更获得了精神成长,变得积极振奋,这对将来的人生很重要。
以慈悲为怀,是瘦削的身影告诉我们教育其实没有那么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