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高尚师德 牢记爱与责任
——记南塘桥小学教师“道德讲堂”活动
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廉洁从教是教师崇高师德的体现,“道德讲堂”是我校师德建设的重要载体。为进一步引导广大师生积极投身道德实践活动, 2012年5月28日下午 ,南塘桥小学开展了以“弘扬高尚师德牢记爱与责任”为主题的“道德讲堂”活动。本次活动由杨莉萍主任主持。
道德讲堂在“唱一首歌曲”中拉开帷幕。全体教师一起深情地演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动情地传达出为人师者幸福的心声!
接着,讲堂进入第二个流程:“看一部短片”。老师们观看了师德先进人物事迹短片——《最美的老师》。 短片的主人公张丽莉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的教师,由于没有编制,临时工的原因每月只能享受1000元的待遇,她还拿出100资助学生,就是这位爱心浓浓的教师却遭到了这样的不幸: 5月8日晚8时38分 ,正当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一群学生准备过马路时,一辆客车突然失控冲了过来,与前方停在路边的另一辆客车追尾相撞,被撞客车猛力冲向正要过马路的学生。危险瞬间,本可以躲开逃生的张老师,奋不顾身去救学生,自己被卷入车轮下,双腿粉碎性骨折,高位截肢。她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捍卫学生的生命安全,谱写了一曲壮美的生命,诠释了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
接下来的第三个流程“诵一段经典”,杨老师带领大家分享了一段诗歌《你是一道壮丽的闪电》,通过朗诵表达了对张丽莉老师的感动和敬佩。
随后的第四个流程“讲一个故事”。陆静老师为我们讲述了本校唐玉善、吴菊芬两位教师的爱生事迹——《爱就一个字》:小杰是一名脑瘫儿童,每天坐轮椅上学。从上学第一天起,班主任吴菊芬老师就担起了帮他上厕所的重任。子浩同学听力障碍,表达能力不强,唐玉善老师一遍遍不厌其烦地教导他。两位老师不仅用热情的双臂接纳了残疾孩子,还悉心呵护着残疾儿童残缺的心灵,用自己的一颗爱心让残疾孩子没有因为身体的不幸而失去本该属于自己的幸福。
随后,老师们畅所欲言,纷纷主动对他们的光荣事迹做了精彩、生动的点评。从老师们的精彩点评中可以看出,老师们正从身边的道德故事中品悟道德真谛,汲取向上力量,升华自身境界。
最后,戚伯萍校长作了活动总结。她指出:张丽莉的瞬间抉择,绝非来自于她偶然的条件反射,而是来自于她最美心灵和对孩子们的大爱,她无愧于“最美女教师”这个光荣称号。在那人性光芒闪耀的一瞬间,迸发出了感天动地的美丽,是我们身边千千万万普通人民教师的代表与缩影。我们身边的吴菊芬、唐玉善等老师,面对班中的残疾儿童,同样用爱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他们不平凡的人生。老师们要向榜样学习,不断加强师德修养,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远大的精神追求和理想,立足岗位,争当师德的先锋,争创更加一流的业绩,努力成为学生爱戴、同行敬佩、社会尊重、自身幸福的好老师。
学校通过“道德讲堂”这一载体,大力提高了学校师德建设水平,不断激发“道德讲堂”的生机活力,弘扬奉献精神,让爱与责任在教育中闪光。
(南塘桥小学供稿 撰稿:杨莉萍 摄影:薛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