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小学子体验梳篦制作争做非遗小传人
为宣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塘小学子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意识,传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梳篦文化”,同时更好地了解常州文化历史,9月24日下午,南塘桥小学的孩子来到武进青少年活动中心参加“非遗小传人”梳篦制作公益体验活动。
这次梳篦体验课堂的指导老师是常州梳篦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邢粮老师。邢老师以“传承千年的常州梳篦”为主题,将常州梳篦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发展、艺术价值娓娓道来,塘小的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赞不绝口。除了介绍常州梳篦文化的发展,邢老师还向孩子们简要介绍了梳和篦的基本知识,他告诉大家,一把木梳需要经过选伐树材、开齿、刨、刮等28道工序才能制成,而篦箕的制作工艺更为复杂,需要经过煮篾、描绘、挫齿、上蜡抛光等73道工序。
除了听邢老师的理论指导,孩子们还亲自体验了梳篦制作的过程。面对第一次见到的开齿机、造型机等复杂的机器,孩子们充满新奇、跃跃欲试。在指导老师的悉心教导下,大家渐渐表现得得心应手,最终将一块块普通的木板变为了一把把精巧的木梳。最后,非遗小传人们在成型的木梳上绘制图案,精美生动的蝶恋花在孩子们的画笔下栩栩如生,整把木梳都鲜活灵动起来。孩子们捧着自己的作品,个个激动不已。
此次非遗小传人梳篦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对常州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拓宽了他们的视野,提高了他们对社会实践参与的积极性,更让他们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南塘桥小学供稿 撰稿:赵玉凤 摄影:赵玉凤 审核:刘霁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