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塘桥小学“12.4”法制宣传日宣传活动总结
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抓手。我校以“12.4”法制宣传日为契机,努力做到经常教育与集体教育相结合,普遍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通过扎实而有效的法制教育宣传活动,使学生的基础道德水平有了提高,文明行为习惯得到基本养成,不良行为得到了及时的预防和矫治。为推进学校的两个文明建设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加强领导,责任明确
我们成立了法制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负总责,大队辅导员和教导主任做好各项具体的安排、组织和教育工作。班主任等其他德育工作者充分认识了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社会秩序,依法维护自身权益,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教务处、班主任、少先队等各方面,形成了法制教育的合力,通过共同探讨,统一思想,确保了法制教育的一致性。
二、计划周详,全员动员。
此次宣传活动分为三个阶段,即启动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活动方式和时间安排。在启动阶段,即利用升旗仪式时间做活动动员工作,并召开班主任会议强化意识,力争得到更好的支持;在实施阶段,为了保证全员参与,还将宣传对象分为学校总括、班级学生和教师,以及由学生延伸到学生家长。争取宣传到每一个可能的角落,将本次活动落到实处;而且安排适当的总结工作,使这一次活动确实的收到效果。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通过各种政治学习,业务培训,通过对《教育法》、《教师法》、《未成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知识竞赛等活动,广大教职工增强了依法执教,依法治教的自觉性,杜绝了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等违反师德行为的现象,明确了学校在未成年人保护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要求与法律责任。
四、推陈出新,活动多样。
在法制宣传日的活动过程中,我校分层次,分阶段,有重点地开展了灵活多样的系列教育活动,使学生喜闻乐见,强化了教育效果。具体说来有:
1、紧紧围绕“弘扬法治精神, 促进社会和谐”这一主题,制作悬挂横幅、张贴宣传标语。利用学校宣传栏、红领巾广播、板报橱窗等相关平台,开展学生法制宣传教育,增强法制宣传教育效果,做到贴近全体师生、贴近校园实际。
2、
3、
4、大队辅导员杨莉萍老师给师生作法律知识专题讲座。通过讲座,学生们充分认识到健康安全地成长仅靠老师、家长跟随在身边保护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自己增强安全意识,了解必要的安全知识和自护自救的本领,努力用法律这艘航母为学习和生活保驾护航。
5、每班出好一期法制宣传黑板报。并由专人负责审评。每班都积极参与了板报评比,特别是六(2),五(2),四(1)几个班级的板报不仅内容踏实具体紧扣主题而且美观大方,被评为优秀年级。
6、开展法制宣传手抄报评比活动,各班级的同学积极参与,有60人提交精心制作的手抄报作品。通过法制手抄报的制作活动,学生在动手、动脑等方面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学生在搜集编撰法制手抄报的过程中,更加了解和接受了法律知识,从而起到了“春风化雨”的效果。
7、各中队举行主题队活动,并将队活动记录上交大队部。各班都利用队会时间举行了法制宣传活动,学生们更是准备了许多精彩的节目,令人耳目一新,有的将中国古代的法制小故事、有的自编了宣传法制的儿歌、有的则编排了校园生活的小品。
8、每班利用晨会时间,加强安全及相关法律的教育。安全教育是我校的工作重点,每天班主任都要对学生进行此方面的教育。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条例》、《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等。
9、开展《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知识竞赛,本次竞赛采用卷面问答的形式考察了全体学生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背诵和记忆情况。试卷分选择、填空、简答三种题型,通过这次竞赛,既考察了学生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掌握情况,又拓展了学生思维,深化加强了全校学生对行为意识的提高意识。
当然,本次活动除了以上令人欣喜的成果,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由于条件所限,未能制作大幅宣传标语、未能将宣传教育活动更加扩大到家长及社区。
最后,为时两周的法律宣传教育工作结束了,本次活动使广大师生法律意识得以提高,使我校形成学法、用法、依法办事的风气,学校依法管理水平逐步提高,有利于营造学校的法制氛围,对依法支持学校建设、学生遵纪守法也有积极作用。
武进区南塘桥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