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先生曾言:“读书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作为一名年轻老师,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站稳讲台很重要,其中现阶段最为欠缺的就是班级管理能力。为了更好地走近学生,探索班级管理的好方法,我阅读了这本管建刚老师的《一线带班》一书,学习和运用书中各种管理技巧和方法,从中我受益匪浅。
首先,我先对作者管建刚老师进行介绍。管建刚,自1998年起用心当老师,“十年磨一剑”,2008年成为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苏州市“双十佳”青年教师,苏州市学术带头人,江苏省特级教师。他以每年一到两本的速度出版着自己的教育书籍,至今已经出版了20余本,《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全国“十大”推动读书人物。
其中,《一线带班》这本书是管建刚老师总结自己的一线带班经验和具体事例。这是一本记录了自己和学生的一点一滴以及有大量经验分享的书籍。本书的主要内容:详细介绍了他在一线带班过程中如何“抓开头”、“抓家长”、“抓时间”、“抓基础”。“抓作业”、“抓常态课”“抓复习”的七抓攻略秘籍,从这些攻略故事中都能学到如何处理问题的方法,得到了很大的启发。
对于其中的具体内容我挑选一部分进行分享。管老师对于开学第一课的处理有大量的干货,书中说:“如果一开始和学生打得太热乎,后面没有时间和精力跟他们打成一片,学生的失落感就出来了,有意见了。一线带班和学生的感情要日久见人心!”这就是他说的“阿伦森效应”——人们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鼓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不喜欢那些不断减少喜欢、奖励、赞扬的人。所以在初次和学生接触时,不要太过和善完美,先给学生一个普通的形象,学生的期望就不会太高,和他们的感情要慢慢升温,日久见人心。
同时再比如,开学前要做好足够的准备工作,如向前任老师们了解特殊学生、学习好又能管理的学生、教师子女,提前有心理准备和班干部准备。简单了解家长的情况。最后是一定要尽快记住学生们的名字,采用各种方法记忆!我也很认同这一点,记得刚开始教学一年级时,班级里有一个女生来找我问题,我叫出了她的名字,她表现得很惊讶,说:“老师!你居然知道我的名字,我以为你不知道。”从那以后,她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很明显有了很大的提升,也会经常来问题。
看这本书还有一个很大的收获就是在平时繁琐的工作之余要积极记录自己的生活和学生的点滴故事,在生活中注意细节、积累经验,每天都有所成长,往往决定成败的关键就在这些细节中,希望自己也能通过阅读管老师的经验,努力提升自己,做一位孩子喜欢、家长满意的新时代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