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题导航>>学生博文
走近常州“非遗”——梳篦(代思茜)
发布时间:2018-01-1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陶美

武进区南塘桥小学  2  代思茜  指导老师:陆静

    常州有十项手艺都被列入“非遗”,比如常州著名的梳篦。今天我们就去体验了一把制作梳篦的过程。

     非遗传人首亮相

    梳篦的制作人——邢粮,是常州梳篦的9代传承人。他为我们介绍了梳篦:梳篦是古代八大发饰之一,不仅是发饰,还可当梳子用,也有专门梳眉毛的眉梳。梳篦是由梳和篦箕组合成的。篦箕的创始人是陈七子,它的制作需要28道工序,梳的创始人是赫连,而传承手艺的是皇甫,需要73道工序。现如今,常州还有木梳路和篦箕巷等与梳篦有关的印记呢

     梳篦制作初体验

开始体验制作梳篦了,我们先拿了一快木板,然后用机器把它割开,成梳子状后再描线,切割成弧形,然后磨平,在磨的时候我看着飞速运转的机器还挺害怕的,生怕被机器磨破了手,迟迟不敢上前,身后的王好乐推了我一下,我才开始操作,心惊胆战地磨着渐渐的,熟悉了,也不害怕了,开始大胆地磨。接着用刀把梳篦的梳齿磨尖。最后再绘印图案。

你以为梳篦就这么制作完了?那就大错特错了!梳篦最重要的环节就是最后一步——上色。如果梳篦没有颜色,就等于书柜里没有书显得单调了,所以上色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画的是三朵花:红花、黄花、蓝花。我小心翼翼地把颜色涂好,一个精美的梳篦就完成了!瞧,同学们还在专注地涂着颜色呢!“啊!你干嘛碰我!”我身边的王好乐叫了起来,“幸亏没涂错,要是涂错了怎么办啊!代思茜,你一定要补偿我!”我调皮地朝她吐了吐舌头,气得她都要跳起来了。

    大功告成留靓影

    梳篦制作好后,我们一一展示,老师帮我们合影留念。刘军利迫不及待地用它来梳头。今天的梳篦制作体验真有趣啊!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能成为真正的梳篦制作继承人呢!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南塘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遥观塘桥街   联系电话:0519-8870144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203号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