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专题导航>>学生博文
我和女儿一起读《朝花夕拾》(沈鑫怡和妈妈)
发布时间:2018-03-0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朱 艳

我和女儿一起读《朝花夕拾》

                               ——沈鑫怡和妈妈

 

对于鲁迅的印象,还停留在初中老师说的那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傲然正气中,但是这个新年和女儿一起都《朝花夕拾》,却对先生有了不一样的认识。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正与它超凡脱俗的名字一样。鲁迅先生在晚年时回味着自己童年时的点点滴滴,想必那味道会是别有一番风味吧?犹如清晨的鲜花在阳光的点缀下悄然声息的绽放着它绚丽无比的美,待到夕阳时分去摘取,花亦那花,但却失去了晨时的艳丽与芬芳。夕阳便赋予它一种令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的力量。

  和女儿谈《朝花夕拾》,她说对于书中的内容理解需要费些劲,不仅仅是对文字,更是对复杂社会、漫长人生的疑惑。对往事的回忆,只是现实生活的一点安慰,而每一个美好的回忆又都有一个悲惨的结局:百草园和绣像摹本卖掉了,长妈妈也匆匆告别了人世,本应是激发人们的爱心的《二十四孝图》背后,却隐藏了谋人性命,教人看的丑恶祸心。有读书机会了,学校又是“乌烟瘴气”,想看的书,长辈认为不对,学了知识,却什么也做不成;爬了几次桅杆不消说不配做半个水兵;听了几年讲,下了几回矿,就能掘出金银铜锡来么?是在连自己也茫无把握……去留学,并且碰到了一位令自己敬仰的师长,却因为感受到医治人的精神比医治身体病症更重要而离别了,在学校办事兼教书,实在勤快的老友范爱农,终究摆脱不了贫困潦倒落水而逝的命运。

 在朝花夕拾的回忆中,作者多次写到封建教育的失败和狭隘。

小时候,长妈妈的故事里说:“倘若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千万不可答应他,以免那是害人性命的美女蛇,提防陌生人并假想他就是坏人的逻辑就是这样灌输而来的。

 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时便弃医从文,希望从精神上改变国人思想,但处在当时的时代背景,很难。他是不幸的。但他又是幸运的。他没有被当时封建思想所束缚,有着自己欢乐的童年。不由得想到迅哥儿与闰土的故事。

朝花夕拾之间,我随作者一起,回到”我“的童年时代,重新回味那些人和事。走过求学的过程,一起追忆失去的朋友。沿着这条线索,我看到二十纪初,以”我“为中心的一个个生活场景,人物心理历程,读着每一个寓意深远,回味无穷的结束句,我的心也随着作者一起起起落落……

前一阵在网上看到鲁迅先生与原配之间的爱恨情仇,隐隐对先生有怨怼,怎可如此对待一个深爱自己的女人。读了他的《朝花夕拾》,发现他原本是个有着七情六欲的普通人,只是对于包办婚姻的抗争对于一个只愿从一而终的旧式女人来说太过残酷。倘先生生在中华盛世,能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但是这些想法和女儿谈,还早,希望我的孩子能快快乐乐,不必等到夕阳西下再来回味香气已经淡去的朝花,愿她平安,一辈子过得都像童年。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南塘桥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遥观塘桥街   联系电话:0519-8870144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203号

    账号登录
    保持登录 忘记密码?
    账号与武进教师培训平台同步